第18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关系,他可以忍。四年来日日见着仇人,他都忍了,不在这一时。林谘把那些纸又筛理了一遍,仔细查看可再有错漏的信息。
  因着这每一条信息,都关乎他的家仇血恨。
  开元四年,大穆发檄文与江南诸姓,责诸姓不顺应天命归附大穆,使大江南岸至今陷于战火,百姓悲泣,更立前赵伪朝,实是倒行逆施。而穆帝受天之命,将拨乱反正,还江南一个盛世清静。
  这等政治说辞都是狗屁,开战真正的理由不过是年轻雄壮的大穆皇帝荡平漠北之后,终于不能满足于仅仅占据北方之地了,南方的鱼米之乡,他也想要。
  而现在,他的船造好了,到了南下的时候了。
  十二月,大穆皇帝李固挥师南下。
  安毅侯蒋敬业镇守京城,五位丞相中,他带走三位随身以备咨询,张拱也在其中。莫师作为帝师与另两位丞相坐镇中枢。
  这一回,早就闲得快长毛的李卫风精神抖擞地跟去了。而在靖平漠北的时候已经以军功封了伯的杨怀深,亦跟着去了。
  在出发前,谢玉璋特特从西山去了趟广平伯府。
  “二哥哥。”她对杨怀深道,“她不管现在是何状况,请你把她活着带回来。任何事,咱们都回来再解决,好吗?”
  杨怀深明白她的意思,目光晦涩至极,答应:“好。”
  谢玉璋以为李固出发前会来见她,她和他还没有经历过“告别”这种事。但李固没来。
  这种时刻,最易动情,李固思量许久,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去见谢玉璋。
  谢玉璋自是不知道他的思虑,她等到王师开拔那天也没等到李固,不由怔然。
  “肯定没事。”她自言自语。
  李固是一个气运加身之人,在前世他就已经荡平了江南,统一了两岸。怎么会有事呢。
  虽明明知道,可谢玉璋没有见到李固,没有亲口与他道别,终究心浮气躁,坐立难安。
  她终是取了一方丝帕,系在了正房窗外的一株玉兰树的枝上,叮嘱了院中诸人:“不许解。”
  意喻,平安归来。
  大穆皇帝在檄文中痛斥南人立伪朝,南方诸姓皆以为李固头一个要打的必然是卢氏。在前世,李固第一次南征的确是先攻的卢氏。但这辈子李固选择的路线与前世有了变化,他第一个目标竟是高氏。
  若非林家女郎义烈,以身相替,会被高氏掳走的便该是谢玉璋了。
  李固每思及此,杀意便深一重。
  谢玉璋在西山,每个月都等着邸报。若有捷报,不等邸报刊出,朝廷还会贴告示,发招贴。
  李固在云京蛰伏了四年,这一去,直如猛虎出笼。
  每个月的邸报、抄回来的告示和招贴都拼在一起,能拼凑出一个马上帝王的刀锋是多么锋利。这条文字勾勒出来的前进路线上,流的是血,躺的是人。
  写在史书上,便都是帝王的功业。
  前世,张皇后逢宴席必令谢玉璋出席,她坐在最末席上,静静地听别人感叹帝王的铁血强悍,杀人如麻。
  帝王的一生与她只是平行线,从不曾有过交集。那些感叹,听听就行了。帝王的人生,无需她操心挂念。
  今生,谢玉璋在西山洛园守孝,却常常推开窗,看一眼那株玉兰树。
  眼看着它承落雪,眼看着它结花苞,眼看着它生绿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