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198节(3 / 4)
周衡苦笑摇头:“我哪猜得出来,这小子的脑子和其他人长得都不一样,他要做的事情,揭锅之前谁也猜不透。”
“我担心他做得太过头了。”
“这一点……,还是可以放心的吧,小唐这个人行事不拘一格,但起码的觉悟还是有的,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我就怕,到时候人家不在乎什么把柄,直接给他扣一顶破坏军工生产的帽子,他的前途可就要受到影响了。”
“只要对方抓不住他的确凿把柄,要想给他扣帽子,得先过我这关。军工企业怎么啦,军工企业就能不讲理了?要说对国家有贡献,我们的贡献也不比他们少,真的闹起来,也是他们理亏在前。”
“就盼着这个浑小子不要搞得太出格了,弄到无法挽回,就麻烦了。只要事情还有可挽回的余地,我也赞成给82厂那边一点教训。这种事情,不下猛药不行。小唐的一个观点是对的,如果这件事没有一个结论,未来其他企业承接军工任务的时候,就不会这样积极了,到时候军工生产蒙受的损失会更大。”
“我联系一下张建阳、古增超他们,让他们盯着点小唐,不要让他做出太出格的事情。这件事,许老那边也有一个态度,他是赞成给科工委方面一些压力的。科工委内部,对这件事也有两种态度,现在只是邪不压正。我们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正气就会抬头,邪气就会受挫,这对于国家的装备建设是有好处的。”
“是啊,这件事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让这浑小子去搅和一下,没准还有好处呢。”
“谢总,我怎么觉得,你是故意的?”
“哈哈,这都让老处长看出来了,看来我的城府还是太浅了,哈哈。”
谢天成和周衡两个人会在背后如何算计自己,唐子风心里如明镜一般。这些老人的行事风格,他早就摸得很透彻了,他也知道自己做事的底线在哪里。在底线之内,真捅出一些漏子,这些老人是不会不管他的。而如果他自己作死,突破了底线,那就别指望别人帮他了,这些老人都是很讲原则的。
底线就是不要串连其他企业对军工系统发难,唐子风早就明白这一点。机二零机制目前还存在,虽然对各家会员企业的约束力不如过去了,但大家隔三岔五地还是会在一起聚聚,交流一些信息啥的。
唐子风作为机二零的发起者,又是机二零各家企业的领导中最年轻、最有前途的一个,在机二零里有相当的号召力。他如果发句话,让各家企业与军工部门合作的时候稍微懈怠一点,再举出滕机的例子,相信大家是会有所表示的,这就足够让科工委头疼了。
但唐子风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就意味着他在拆整个国家军工的墙角,这个罪过足够枪毙五分钟了,谁也保不了他。
今天唐子风来见谢天成,其实就是要听听谢天成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以便决定自己后续的动作。从谢天成与周衡的表态来看,唐子风知道老人们对这件事也是非常不满的,他如果采取一些行动来给科工委添点堵,只要不是用力过猛,那就没事。
老人们其实也一直在等一个契机,以便能够与科工委坐下来商讨一个军地合作的长期机制,保证装备研发的可持续性。唐子风如果借82厂的事情对科工委发难,逼得科工委不得不主动上门来协商,老人们应当是乐见其成的。
这就够了。
第412章 博泰变卦了
范朝东与唐子风干了一仗,当时差点想摔个杯子以示愤怒。回到厂里好几天,他依然是余怒未消,好几位下属都因为一点小错而被他劈头盖脸地训过,也算是代唐子风受了这无妄之灾。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几天过去,范朝东那受伤的心灵也就慢慢恢复了。他开始在柯国强和宋雅静面前表示,与唐子风那种毛孩子生气不值得,对方越是嚣张,越说明他们软弱。
滕机的设备质量不如人家德国人,能怨82厂朝三暮四吗?有能耐,你们先把机床做得像德国人一样好呀。
“他们会不会到科工委去告状?”柯国强提醒道。
“告去呗!”范朝东满不在乎,“滕机那帮人早就去科工委闹过了,钟处长也已经给过他们答复了。姓唐的再去,也不过是让老钟再给他解释一次,还能怎么样?”
“我打听过了,这个唐子风,听说是许老很看重的人。”柯国强说。
“许老……”范朝东微微沉了一下,说道:“如果是许老发话,咱们还真有点不好驳面子,许老可是咱们军工系统的元老了。到时候,咱们少不得要向滕机道个歉,象征性地补偿他们一点研发经费啥的。许老的面子,怎么也得值个一两百万吧。”
“如果是一两百万,唐子风恐怕也不好意思请许老出面吧?”柯国强说,“临机集团是个大企业,还真不缺这一两百万。许老的面子,那可是用一回少一回的,唐子风不会拎不清轻重吧。”
“我倒巴不得他拎不清轻重,这样我们也就知道他的轻重了。现在这样……,唉,还真些没着没落的。”范朝东叹了口气,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范朝东嘴上说唐子风是个毛孩子,心里却不敢过于轻视这个人。能够这么年轻就身居高位的人,不可能没一点本事的。唐子风那天的表现,并不符合体制内的规矩,这就更让范朝东觉得可疑了,对方那样做,到底有何深意呢?
“范厂长,范厂长,出事了,出大事了!”
正在范朝东满腹狐疑之际,生产处长姚锡元气喘吁吁地闯进了他的办公室,把一张还带着余温的传真纸递到了他的面前。 ↑返回顶部↑
“我担心他做得太过头了。”
“这一点……,还是可以放心的吧,小唐这个人行事不拘一格,但起码的觉悟还是有的,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我就怕,到时候人家不在乎什么把柄,直接给他扣一顶破坏军工生产的帽子,他的前途可就要受到影响了。”
“只要对方抓不住他的确凿把柄,要想给他扣帽子,得先过我这关。军工企业怎么啦,军工企业就能不讲理了?要说对国家有贡献,我们的贡献也不比他们少,真的闹起来,也是他们理亏在前。”
“就盼着这个浑小子不要搞得太出格了,弄到无法挽回,就麻烦了。只要事情还有可挽回的余地,我也赞成给82厂那边一点教训。这种事情,不下猛药不行。小唐的一个观点是对的,如果这件事没有一个结论,未来其他企业承接军工任务的时候,就不会这样积极了,到时候军工生产蒙受的损失会更大。”
“我联系一下张建阳、古增超他们,让他们盯着点小唐,不要让他做出太出格的事情。这件事,许老那边也有一个态度,他是赞成给科工委方面一些压力的。科工委内部,对这件事也有两种态度,现在只是邪不压正。我们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正气就会抬头,邪气就会受挫,这对于国家的装备建设是有好处的。”
“是啊,这件事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让这浑小子去搅和一下,没准还有好处呢。”
“谢总,我怎么觉得,你是故意的?”
“哈哈,这都让老处长看出来了,看来我的城府还是太浅了,哈哈。”
谢天成和周衡两个人会在背后如何算计自己,唐子风心里如明镜一般。这些老人的行事风格,他早就摸得很透彻了,他也知道自己做事的底线在哪里。在底线之内,真捅出一些漏子,这些老人是不会不管他的。而如果他自己作死,突破了底线,那就别指望别人帮他了,这些老人都是很讲原则的。
底线就是不要串连其他企业对军工系统发难,唐子风早就明白这一点。机二零机制目前还存在,虽然对各家会员企业的约束力不如过去了,但大家隔三岔五地还是会在一起聚聚,交流一些信息啥的。
唐子风作为机二零的发起者,又是机二零各家企业的领导中最年轻、最有前途的一个,在机二零里有相当的号召力。他如果发句话,让各家企业与军工部门合作的时候稍微懈怠一点,再举出滕机的例子,相信大家是会有所表示的,这就足够让科工委头疼了。
但唐子风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就意味着他在拆整个国家军工的墙角,这个罪过足够枪毙五分钟了,谁也保不了他。
今天唐子风来见谢天成,其实就是要听听谢天成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以便决定自己后续的动作。从谢天成与周衡的表态来看,唐子风知道老人们对这件事也是非常不满的,他如果采取一些行动来给科工委添点堵,只要不是用力过猛,那就没事。
老人们其实也一直在等一个契机,以便能够与科工委坐下来商讨一个军地合作的长期机制,保证装备研发的可持续性。唐子风如果借82厂的事情对科工委发难,逼得科工委不得不主动上门来协商,老人们应当是乐见其成的。
这就够了。
第412章 博泰变卦了
范朝东与唐子风干了一仗,当时差点想摔个杯子以示愤怒。回到厂里好几天,他依然是余怒未消,好几位下属都因为一点小错而被他劈头盖脸地训过,也算是代唐子风受了这无妄之灾。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几天过去,范朝东那受伤的心灵也就慢慢恢复了。他开始在柯国强和宋雅静面前表示,与唐子风那种毛孩子生气不值得,对方越是嚣张,越说明他们软弱。
滕机的设备质量不如人家德国人,能怨82厂朝三暮四吗?有能耐,你们先把机床做得像德国人一样好呀。
“他们会不会到科工委去告状?”柯国强提醒道。
“告去呗!”范朝东满不在乎,“滕机那帮人早就去科工委闹过了,钟处长也已经给过他们答复了。姓唐的再去,也不过是让老钟再给他解释一次,还能怎么样?”
“我打听过了,这个唐子风,听说是许老很看重的人。”柯国强说。
“许老……”范朝东微微沉了一下,说道:“如果是许老发话,咱们还真有点不好驳面子,许老可是咱们军工系统的元老了。到时候,咱们少不得要向滕机道个歉,象征性地补偿他们一点研发经费啥的。许老的面子,怎么也得值个一两百万吧。”
“如果是一两百万,唐子风恐怕也不好意思请许老出面吧?”柯国强说,“临机集团是个大企业,还真不缺这一两百万。许老的面子,那可是用一回少一回的,唐子风不会拎不清轻重吧。”
“我倒巴不得他拎不清轻重,这样我们也就知道他的轻重了。现在这样……,唉,还真些没着没落的。”范朝东叹了口气,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范朝东嘴上说唐子风是个毛孩子,心里却不敢过于轻视这个人。能够这么年轻就身居高位的人,不可能没一点本事的。唐子风那天的表现,并不符合体制内的规矩,这就更让范朝东觉得可疑了,对方那样做,到底有何深意呢?
“范厂长,范厂长,出事了,出大事了!”
正在范朝东满腹狐疑之际,生产处长姚锡元气喘吁吁地闯进了他的办公室,把一张还带着余温的传真纸递到了他的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