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8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三爷,是除夕前五天入的京,太子在城门口迎棺,朝中文武百官来了一大半,四九城的百姓……”
  四九城的百姓自发迎出十五里,争先恐后地护送将军的棺椁回家。
  这些百姓中,就有他和谢小花。
  那时候,他魂魄落在谢三爷身上五个多月,身子刚刚调理好,心理上也接受了自己成为另一个人。
  可老将军棺椁回京的消息,一下子又把他拉回了郑家。
  他求谢小花,说想去迎一迎,谢小花二话不说,寻了个由头就带他出府。
  马车出城,驶入官道,官道上都是步行的普通百姓。
  谢小花放下棉帘,重重叹息道:“还是战死的好,否则回来看到郑家的模样,只怕老将军也活不了几日。”
  他伏在谢小花的怀里,嗡声道:“你和我说说老将军的事。”
  “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孩子。”
  那是的。
  他在海棠院整整八年,都没有听够祖父的那些事。
  他身披盔甲,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剑眉下一双虎目炯炯有神。
  他单枪匹马冲进蒙古兵的敌营,一把大刀连挑四十二人;
  他用兵如神,一步一步逼得大齐君主弃城而逃;
  他……
  他……
  他……
  他终于在白发苍苍的年纪,战死了。
  “三爷啊,外头冷,咱们就在这车里看看算了,别又染上风寒,让老太太、太太担心。”
  谢知非摇头,执意要下车。
  这时,路边已经挤满了人,都踮着脚、勾着头在等扶棺的队伍。
  等好久,才看到远处有军队驶来,为首的人举着一面旗,旗上赫然飘着一个“郑”字。
  “来了,将军回来了。”
  人群中,也不知道谁喊了这一嗓子,百姓们纷纷下跪,有的开始抹泪,有的开始小声抽泣。
  谢知非没有跪,就这么直愣愣地站着,看着那面旗。
  爹说过,郑家的第一面旗,是他的娘,也就是将军夫人亲手绣的。
  夫人是个胆小的女人,雷打得响一点,都要钻进男人的怀里,却在一次大军出征前,驾马而来,拦住男人,扔给他一个包袱。
  包袱里是一面旗,正面绣一个“郑”字,反面绣“平安”二字。
  辞家战士无旋踵,报国将军有断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