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54节(3 / 4)
很多捆缚在身上的各种枷锁,顷刻之间,消弭殆尽,他陡觉自己的生命,变得前所未有的轻盈。
很多搁藏在心中很久的事情,从前是避讳的,但在今刻的光景当中,他主动提及,神态淡到毫无起伏,述及它们的时刻,心中没有多大的波澜,仿佛是在讲述陌生人的事。
温廷安心中有些触动,神情专注地听着。
其实,她早已对他的过往,对他仍旧是『谢玺』的那个朝代,心生好奇,只不过,因为这样的事情,太过于禁忌了,温廷安一直没有寻觅到合适的契机。
可能是温青松的突然离世,对两人皆是造成了不轻的冲击。
因于此,才让温廷舜有了强烈的倾诉欲。
毕竟,在她的眼中,他一直都是个寡言的人,很少会主动打开自己,就算是打开了,亦是如滩涂上的蚌一般,稍微展开一道罅隙,只露出了真实的侧面,那也仅是他的局部而已,而不是全部。
温廷安从未主动过问温廷舜关于过往的事,他不主动提及的话,她也绝对不会去干涉或是过问。
今刻听温廷舜谈起了,温廷安便是当起了倾听者的角色。
两人坐在两张簟竹质地的圈椅上,远处是高低错落的石青色簟帘,雨势转小,婆娑的风,槌打着廊檐的簌簌声响,成为了温柔的背景音。
温廷舜说起自己流亡的时刻,在十多年前,宫中掌事的嬷嬷,带着他一路往南奔逃,他坐在马车上,搴了帘,朝身后遥相回望,焚燃起来了的松山,浓烟深霾如丛生的剑戟,直矗云天,滔天的橘橙色火光,照亮了少年一侧的面容。
他看到松山的山顶,一条三尺长的白绫,一个被山风鞭笞得摇摇欲坠的枯瘦身影,母亲就这般葬身在火海之中,北风卷地百草折,他感受到心中有一种希望,随着母亲的逝去而殆尽,身体也空了一部分。
闻及此处,温廷安心中的潮水,涨起来了。
第199章
时交傍夕的光景, 一穹瓢泼冷雨,缠缠绵绵地叩敲在檐顶上,温廷安徐缓地听完温廷舜的讲述, 他讲述自己的过往时, 她适时牵握住他, 青年的手掌,湿寒,冷薄,干燥, 像是从数九寒天的冰窖之中深冻许久,温度在逐渐褪尽,这般一来, 反而衬得她皮肤温度滚热。
温廷舜回溯过往的时候, 目色淡寂如霜,俨似一潭冬夜里蘸满了雪霰的结冰的潭水, 毫无一丝一毫的涟漪,他讲述覆灭侵灭的大晋、趋于没落的谢氏, 甚至在讲述他自己时,他的口吻始终凭平淡,像是在讲述一桩与己毫无牵连与纠葛的旧事。
正是因为他太过于平静,反而让温廷安心中颇有触动, 她包裹着他的手掌, 感知着他逐渐凉下去的体温,这就像是一个释怀、释然的过程,将沉重的过去, 从肩背上卸下的一个过程。
『谢玺』这一身份,架空了他这般久, 致使他从未真正成为过自己,他从来不知晓真正的、真实地做回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平心而论,当他成为谢玺之时,他感觉自己的一生,从此被拴在这个人身上。他回视『谢玺』之时,俨似是在凝视一个陌生的人,他一直被这个身份拖着走。
比及温青松说,命他放弃这个身份,他不要姓谢的时候,此一刻,温廷舜感受到一份暌违久矣的释然。
他背负了这份二十年,终于可以卸掉这个身份了。
不必再时时刻刻惦念着前朝恩仇,不必再有一种窒息一般的负罪感。
温廷舜匀定地息了一口气。
温青松将他承养在膝下这般多年了,但他对温家老爷子,其实并没有那么熟稔,祖孙俩极少会有交心的时刻。
出乎温廷舜意料地是,温青松竟是洞悉出了,持久盘踞在他心扉之上的郁结,他一直没有孤勇摆脱过往的身份藩篱,殊不知,是温青松替他摘除掉了。
老人慈霭祥和的面容,一直明澈地倒映于他的眸底,像是一座坐了古的建筑,建筑本身的褶痕、纹理、斑驳、质地的痕迹,清晰可见,老人在他的肩膊处,很轻很轻地抚拍一会儿,道:“可以了,去将安姐儿唤进来罢。”
温廷舜一直以为温青松被蒙鼓里,老爷子对他一无所知,但出乎他意料地是,温青松对他了如指掌,甚至知悉潜藏在他心中最深的郁结。
温廷舜很少能感受到亲情的温度,因为很少感受到,所以也一般对身边的族亲并不抱持有任何期待,毕竟,他在崇国公府蛰伏了这般多年,还诓瞒了自己的身世。他做过如此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若是搁放于寻常人身上,估摸着早已恼愠得七窍生烟。
温青松确乎是恼愠过,但并未因此责罚于温廷舜,反而真正洞悉出了他的根柢,以及觉察出了他的心魔。
温青松让他真正学会,与『谢玺』这一身份和解。
选择放下过去,不再受『谢玺』此一身份的捆绑,而是以『温廷舜』的姿态,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返回顶部↑
很多搁藏在心中很久的事情,从前是避讳的,但在今刻的光景当中,他主动提及,神态淡到毫无起伏,述及它们的时刻,心中没有多大的波澜,仿佛是在讲述陌生人的事。
温廷安心中有些触动,神情专注地听着。
其实,她早已对他的过往,对他仍旧是『谢玺』的那个朝代,心生好奇,只不过,因为这样的事情,太过于禁忌了,温廷安一直没有寻觅到合适的契机。
可能是温青松的突然离世,对两人皆是造成了不轻的冲击。
因于此,才让温廷舜有了强烈的倾诉欲。
毕竟,在她的眼中,他一直都是个寡言的人,很少会主动打开自己,就算是打开了,亦是如滩涂上的蚌一般,稍微展开一道罅隙,只露出了真实的侧面,那也仅是他的局部而已,而不是全部。
温廷安从未主动过问温廷舜关于过往的事,他不主动提及的话,她也绝对不会去干涉或是过问。
今刻听温廷舜谈起了,温廷安便是当起了倾听者的角色。
两人坐在两张簟竹质地的圈椅上,远处是高低错落的石青色簟帘,雨势转小,婆娑的风,槌打着廊檐的簌簌声响,成为了温柔的背景音。
温廷舜说起自己流亡的时刻,在十多年前,宫中掌事的嬷嬷,带着他一路往南奔逃,他坐在马车上,搴了帘,朝身后遥相回望,焚燃起来了的松山,浓烟深霾如丛生的剑戟,直矗云天,滔天的橘橙色火光,照亮了少年一侧的面容。
他看到松山的山顶,一条三尺长的白绫,一个被山风鞭笞得摇摇欲坠的枯瘦身影,母亲就这般葬身在火海之中,北风卷地百草折,他感受到心中有一种希望,随着母亲的逝去而殆尽,身体也空了一部分。
闻及此处,温廷安心中的潮水,涨起来了。
第199章
时交傍夕的光景, 一穹瓢泼冷雨,缠缠绵绵地叩敲在檐顶上,温廷安徐缓地听完温廷舜的讲述, 他讲述自己的过往时, 她适时牵握住他, 青年的手掌,湿寒,冷薄,干燥, 像是从数九寒天的冰窖之中深冻许久,温度在逐渐褪尽,这般一来, 反而衬得她皮肤温度滚热。
温廷舜回溯过往的时候, 目色淡寂如霜,俨似一潭冬夜里蘸满了雪霰的结冰的潭水, 毫无一丝一毫的涟漪,他讲述覆灭侵灭的大晋、趋于没落的谢氏, 甚至在讲述他自己时,他的口吻始终凭平淡,像是在讲述一桩与己毫无牵连与纠葛的旧事。
正是因为他太过于平静,反而让温廷安心中颇有触动, 她包裹着他的手掌, 感知着他逐渐凉下去的体温,这就像是一个释怀、释然的过程,将沉重的过去, 从肩背上卸下的一个过程。
『谢玺』这一身份,架空了他这般久, 致使他从未真正成为过自己,他从来不知晓真正的、真实地做回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平心而论,当他成为谢玺之时,他感觉自己的一生,从此被拴在这个人身上。他回视『谢玺』之时,俨似是在凝视一个陌生的人,他一直被这个身份拖着走。
比及温青松说,命他放弃这个身份,他不要姓谢的时候,此一刻,温廷舜感受到一份暌违久矣的释然。
他背负了这份二十年,终于可以卸掉这个身份了。
不必再时时刻刻惦念着前朝恩仇,不必再有一种窒息一般的负罪感。
温廷舜匀定地息了一口气。
温青松将他承养在膝下这般多年了,但他对温家老爷子,其实并没有那么熟稔,祖孙俩极少会有交心的时刻。
出乎温廷舜意料地是,温青松竟是洞悉出了,持久盘踞在他心扉之上的郁结,他一直没有孤勇摆脱过往的身份藩篱,殊不知,是温青松替他摘除掉了。
老人慈霭祥和的面容,一直明澈地倒映于他的眸底,像是一座坐了古的建筑,建筑本身的褶痕、纹理、斑驳、质地的痕迹,清晰可见,老人在他的肩膊处,很轻很轻地抚拍一会儿,道:“可以了,去将安姐儿唤进来罢。”
温廷舜一直以为温青松被蒙鼓里,老爷子对他一无所知,但出乎他意料地是,温青松对他了如指掌,甚至知悉潜藏在他心中最深的郁结。
温廷舜很少能感受到亲情的温度,因为很少感受到,所以也一般对身边的族亲并不抱持有任何期待,毕竟,他在崇国公府蛰伏了这般多年,还诓瞒了自己的身世。他做过如此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若是搁放于寻常人身上,估摸着早已恼愠得七窍生烟。
温青松确乎是恼愠过,但并未因此责罚于温廷舜,反而真正洞悉出了他的根柢,以及觉察出了他的心魔。
温青松让他真正学会,与『谢玺』这一身份和解。
选择放下过去,不再受『谢玺』此一身份的捆绑,而是以『温廷舜』的姿态,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