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69节(2 / 4)
秦始皇难得赞赏道:“彩!”
好一个有公无私,有法无情,这样的人才简直就是为大秦量身定做。
怎么就跑到尚儒的宋朝去了呢?应该来他的大秦才是。
秦始皇无比可惜地摇了摇头,目光转向自己的大臣们,“众卿可看到了‘法’的魅力?”
提到‘法’,出身法家的李斯瞬间支棱起来了,一改往日的兢兢战战,躬身道:“陛下远见,以法治国可清吏治,可正朝纲……”
朝臣们听着李斯洋洋洒洒夸了一通法家思想的好处,以及狂吹秦始皇彩虹屁,众人:“……”马屁精。
但秦始皇显然很受用,他看着李斯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是李斯好用,“天幕这次说的故事很不错,趁着这股东风,把新编的律颁发下去,务必要讲解清楚每一条秦律存在的好处。”
没错!就是好处!过去黔首们只看到秦律严苛,却看不到秦律存在的必要性。
新秦律删了不少内容,废除了不少刑罚,比原来的秦律宽容,加上天幕背书,一定能被黔首接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狠狠羡慕包拯的待遇,三口铡刀啊!上至皇亲,下至平民百姓都能铡,这是多么大的权力。
原以为卫霍已经很受陛下的宠信了,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
和三口铡刀相比,卫霍的恩宠算什么。
如果他们也有三口铡刀,他们也能做一个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好官。
没有三口铡刀,尚方宝剑也行啊。
汉朝也有尚方宝剑,不过并没有什么先斩后奏的权力,只是尚方令、尚方丞为陛下制作的御前刀剑罢了。
由于锋锐无比,利可斩马,也称为“斩马剑”。
和后世如陛下亲临、可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差远了。
这宋朝的臣子怎么过得这么舒服呢?
对了,宋朝还有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宋朝之前的士大夫并不单指文官、读书人,在汉朝所有官吏都是士大夫),可太幸福了!
洪武时期
朱元璋无语道:“要不是看过《宋史》,朕都要信了。”
史书里记载的包拯可没这么大本事,而且宋仁宗一朝文臣众多,先有寇准、丁谓等人,后有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包拯在这些人中并不算很出名。
没想到因为一些小说戏曲竟能颠覆至此。
朱权眼巴巴道:“父皇,这套书怪有趣的,不如买下来吧?”
朱元璋不悦地瞪了他一眼,“你脑子被驴踢了?这书全是胡诌的,就没几句是真的,买它作甚?钱烧得慌?”
他之前买的书消失了好几本,要不是他命人火速追回锦衣卫指挥使,恐怕他的书都要保不住了。
时隔半年,他这会还在心疼呢,这瓜娃子居然还提议买这种没用的闲书,找抽呢。
“怎么会没用呢,书里有好多……”朱权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忘了《洗冤录集》大明也有了。
这么看,这书确实用处不大。 ↑返回顶部↑
好一个有公无私,有法无情,这样的人才简直就是为大秦量身定做。
怎么就跑到尚儒的宋朝去了呢?应该来他的大秦才是。
秦始皇无比可惜地摇了摇头,目光转向自己的大臣们,“众卿可看到了‘法’的魅力?”
提到‘法’,出身法家的李斯瞬间支棱起来了,一改往日的兢兢战战,躬身道:“陛下远见,以法治国可清吏治,可正朝纲……”
朝臣们听着李斯洋洋洒洒夸了一通法家思想的好处,以及狂吹秦始皇彩虹屁,众人:“……”马屁精。
但秦始皇显然很受用,他看着李斯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是李斯好用,“天幕这次说的故事很不错,趁着这股东风,把新编的律颁发下去,务必要讲解清楚每一条秦律存在的好处。”
没错!就是好处!过去黔首们只看到秦律严苛,却看不到秦律存在的必要性。
新秦律删了不少内容,废除了不少刑罚,比原来的秦律宽容,加上天幕背书,一定能被黔首接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狠狠羡慕包拯的待遇,三口铡刀啊!上至皇亲,下至平民百姓都能铡,这是多么大的权力。
原以为卫霍已经很受陛下的宠信了,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
和三口铡刀相比,卫霍的恩宠算什么。
如果他们也有三口铡刀,他们也能做一个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好官。
没有三口铡刀,尚方宝剑也行啊。
汉朝也有尚方宝剑,不过并没有什么先斩后奏的权力,只是尚方令、尚方丞为陛下制作的御前刀剑罢了。
由于锋锐无比,利可斩马,也称为“斩马剑”。
和后世如陛下亲临、可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差远了。
这宋朝的臣子怎么过得这么舒服呢?
对了,宋朝还有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宋朝之前的士大夫并不单指文官、读书人,在汉朝所有官吏都是士大夫),可太幸福了!
洪武时期
朱元璋无语道:“要不是看过《宋史》,朕都要信了。”
史书里记载的包拯可没这么大本事,而且宋仁宗一朝文臣众多,先有寇准、丁谓等人,后有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包拯在这些人中并不算很出名。
没想到因为一些小说戏曲竟能颠覆至此。
朱权眼巴巴道:“父皇,这套书怪有趣的,不如买下来吧?”
朱元璋不悦地瞪了他一眼,“你脑子被驴踢了?这书全是胡诌的,就没几句是真的,买它作甚?钱烧得慌?”
他之前买的书消失了好几本,要不是他命人火速追回锦衣卫指挥使,恐怕他的书都要保不住了。
时隔半年,他这会还在心疼呢,这瓜娃子居然还提议买这种没用的闲书,找抽呢。
“怎么会没用呢,书里有好多……”朱权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忘了《洗冤录集》大明也有了。
这么看,这书确实用处不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