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20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身高体重达标的优质兵都抽走,只留下一些身高体重不达标的兵给地方军队。这样地方军队就没法和中央军队抗衡了。
  等到打仗需要派兵的时候,再由中央拨禁军到战场上。
  听着是不是觉得没什么问题?问题可大了,首先就是禁军是怎么练兵的?古代厉害的军队都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练出来的,禁军在练兵的时候没有上过战场,等打仗了才把他们往战场上拨,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更恐怖的是大宋的兵一旦招募了,就不能轻易脱行伍,从十几岁招募进来,一直养到六十岁,还在军队里,其间只有一十岁到十岁这十年可用。十岁到六十岁这十年,他已老了。
  而且在军伍十年,精神也疲了。这样的军队,有名无实,于是只有再招新的。因此军队愈养愈多,纪律又不好。这就是宋朝的冗兵的原因。
  兵不行还冗兵,大宋绝对是自古以来头一份。
  古代的兵纪律其实都没多好,但大宋的兵绝对是不好中的翘楚。大宋之前的大唐用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府兵制在均田制还没破坏的情况下还是挺不错的,士兵会为了保护家中的田而努力,在战场上表现的比较勇武。
  唐朝前期用的是府兵制,唐玄宗后改用募兵制。
  募兵制是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朝廷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缺点就是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就是后面的五代十国。
  宋朝也是募兵制,赵匡胤为了防止五代十国骄兵悍将的局面出现,他又做出改革了。
  为防兵卒骄惰,宋太祖经常换兵驻防,因此宋朝虽然不怎么打仗,但在经费上却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
  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又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军队一批批调防,将官还是在那里不动。最后造成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会高吗?
  最后一点,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宋朝的兵基本是没有土地的,后期招募的都是流民、土匪、贼寇,古代不是还出现了一句“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吗?
  这就是真实写照。
  这样招募来的兵纪律能好?打仗能行吗?当然不行了,宋朝的兵,你想让他们上战场,得给钱。
  当然也有好的兵,但不多,更多的还是这种纪律不行,打仗也不行的兵。
  饶是英勇善战如李世民,见到这样的兵也得沉默。】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木讷地点了点头,何止是沉默,如果是他遇上这样的兵肯定要抓狂的。
  他没想到宋朝的兵居然会如此……垃圾。
  在军中,军纪是头等大事,军纪都不行,如何率兵?
  但李世民再一次发现了宋朝是真的富裕,按照宋朝这么养兵,每年得拨不少钱吧?
  可养兵却不用兵,只让他们来回跑,李世民真的很想对宋朝的皇帝们来一句:你们是不是有病?
  钱多得没地方花可以给他啊,他很需要钱。
  贞观初年武德充沛的武将们齐齐沉默了——今天也是被大宋的神奇操作秀到的一天。
  **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和李世民一个想法的还有汉武帝,同样穷但是想打仗的刘彻非常不理解,转头看向桑弘羊:“宋朝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养兵?”朕也想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