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21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将们:“……”这话难道不是应该他们来说吗?顶头上司太能打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呸,哪里甜蜜了,分明是痛苦。
  说好的让他们去打,结果仗着自己是老大,自己去打了。
  别人抢机会还能打回去,老大抢机会,不服只能憋着。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满脸问号,眉头紧蹙:“他是在炫耀吧?”不想要能打的属下,给他啊!
  此时的刘彻不知道有“凡尔赛”这个词,不然他一定会把这三个字甩到李世民脸上。
  大臣:“……”有没有可能是陛下你想多了?
  ***
  大宋的皇帝们:%¥#%#(脏话),就你能耐是不是?好好的当皇帝不好吗?干嘛要自己要罪受?
  被迫御驾亲征的赵真宗:“……”知不知道御驾亲征很危险啊??
  【另一边,刘彻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倒不是说钱财,是武将,连胜的消息传来后,他觉得让高仙芝、郭子仪这些武将扎堆一起上简直浪费。
  对刘彻来说,在粮草、兵马管够的情况下,把能统帅三军的将领放在一处就是浪费。
  大汉最缺的就是这种统帅三军的将才,在他打匈奴前,大汉基本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作战,到他打匈奴了才发现,大汉在这方面短缺的很,幸好卫青天生帅才,不然当年的汉匈之战打成什么样还不好说。
  可惜到了后面能指挥大规模作战的也还是只有仲卿一人。
  因此刘彻对帅才众多的大唐十分艳羡。】
  第156章 一百五十六 胜负欲
  【大唐除了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这些出名的大将, 还有李光弼、张巡、仆固怀恩、李晟、马璘、马燧……
  连中风的哥舒翰都还能前赴潼关拒敌,如此优势下,居然还能落得个天子出逃, 花了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的结局。
  刘彻都无语了,这李隆基到底是有多废,才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高仙芝、封常清守潼关守得好好的,李隆基却听信监军官宦边令诚的谗言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这就罢了,接替高仙芝、封常清前往潼关的哥舒翰也是被奸臣的谗言害死的。就因为杨国忠进谗言, 李隆基就命令带病奔赴潼关指挥的哥舒翰出关应战。
  一个使者接着一个, 哪怕哥舒翰不想出兵, 最后还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大哭着率兵出潼关,最后兵败被俘。
  接二连三换掉前线的主帅,且主帅还是因猜忌而亡, 这谁还肯为大唐卖命?
  李隆基脑子是不是有病?不懂军事就别瞎指挥, 这么爱指挥怎么只会躲在后方, 有本事自己御驾亲征啊。
  明明胆小怕死还猜忌多疑, 又菜又爱玩。
  可惜了死在安史之乱中将士们,未立寸功,却因君王昏庸无道而死。
  这些将士给他,别说安史之乱,就算是突厥、回纥、吐蕃也能打回来。】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现实中的刘彻也无语了,“大唐到底有多少武将?”居然被李隆基这么造还能平定安史之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