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挖掘机一起穿越了 第77节(2 / 4)
尹新舟立即反问回去:“敢问仙长,上次同凡人有交集,是什么时候?”
“……”
那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方伯礼和蒋钧行那种需要频繁出山加班的类型不同,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一直在门内守着这棵树,同时作为联通梦境与现实桥梁的“引路人”,对所有进出者进行监督和审查,而这样一份职责很显然是不怎么需要他下山的。
而且仙人修为到了这种地步,吃饭睡觉都不再必要,闭关入定一次便极有可能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到了修行关键处,很有可能一年半载都不出关,尹新舟十分怀疑,对方还保持着相对正常的作息,纯粹是因为种田需要。
而这意味着,他上次见到的凡人说不定到现在都已经寿终正寝了。
“不与凡人来往有什么问题?”
他环抱着手臂:“大多数仙人都这样吧。”
而且更公平地说,他也不只是不同凡人来往,大多数的修士他其实也不太搭理。
“那便是如今混沦派势力扩张到此等程度,仙门大派竟然无一人察觉的缘由了。”
蒋钧行见不得人如此一句一呛,便也立刻出言反驳。
于是那位镇守骸骨的仙人不得不又清了清喉咙,示意尹新舟继续。
“一些常识是,凡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也会寻求解决方法,而如果有一种能够让他们经过简单训练便能击退妖兽的兵器,那一定好过在面对妖兽的时候无计可施。”
尹新舟耸肩:“总不可能每次遇到意外都碰巧会有过路神仙出手相助吧?”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所有人都知道。
但很少会有人在这个方向上着手,这也是事实。
“所以,这法器其实在炼制之初便是考虑了要给凡人用。”
伯劳仙人说道,又想起了些什么:“有点意思,像是你那‘收割机’一样,如此法宝竟然用来收稻子。”
“既然混沦派用那种拙劣的骗术也能骗来人的话,信他们还不如信我,毕竟我是真的能掏出来给人用的法器。”
尹新舟笑了一下:“然后兴许,总有一天,在这些凡人当中,会有人再度想起来……信我也不如信他们自己。”
她的知识储备很偏门,基本上都集中在工程应用领域,对于医术、农学、木工等方面都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而人的需求显然是全方位的,总会有一天,自己会遇到力所不及,而凡人所能及的事。
凡间百工,以代天工。
在那个时刻真正到来之前,她留下了一个引子,从“想出一个办法来替代引风符”开始。
“如此说来,我便有些明白你信中所写了——”
对方若有所思般点点头:“给膛线抛光虽然是整个流程当中的最后一步,但偏生是这最后一步,不能出一丁点纰漏。”
寻常打磨和抛光的思路都很简单,比如用砂纸塞进去来回拉磨,又比如像是磨菜刀一般找块粗粝的磨刀石来磋磨,尹新舟自己如今所使用的第一架加特林便是采用了砂纸打磨的方法。
这种办法有效归有效,但也容易造成一些不确定性,比如哪里多磨掉了一些,又比如在批量生产中哪些细节毛刺没有照顾到位。
而“可以预见的不稳定结果”就是工业标准化的大敌。
只见对方把玩着被纵剖成两片的加特林,食指指腹在那些螺旋形状的膛线之间轻轻拂过,又问:“敢问新舟道友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法子呢?滴水穿石,就像是溪流当中的鹅卵石会被磋磨成圆形一样,如果有什么像是流水一样的东西能够迅速通过枪管,流淌过这些膛线,便能将膛线当中加工的纰漏处和残留的铁屑一并带走。”
“用水?”
尹新舟一愣:“那要消耗的时间可就太久了,而且这是铁器,极容易生锈,即便是做过防锈处理也禁不住这样——” ↑返回顶部↑
“……”
那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方伯礼和蒋钧行那种需要频繁出山加班的类型不同,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一直在门内守着这棵树,同时作为联通梦境与现实桥梁的“引路人”,对所有进出者进行监督和审查,而这样一份职责很显然是不怎么需要他下山的。
而且仙人修为到了这种地步,吃饭睡觉都不再必要,闭关入定一次便极有可能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到了修行关键处,很有可能一年半载都不出关,尹新舟十分怀疑,对方还保持着相对正常的作息,纯粹是因为种田需要。
而这意味着,他上次见到的凡人说不定到现在都已经寿终正寝了。
“不与凡人来往有什么问题?”
他环抱着手臂:“大多数仙人都这样吧。”
而且更公平地说,他也不只是不同凡人来往,大多数的修士他其实也不太搭理。
“那便是如今混沦派势力扩张到此等程度,仙门大派竟然无一人察觉的缘由了。”
蒋钧行见不得人如此一句一呛,便也立刻出言反驳。
于是那位镇守骸骨的仙人不得不又清了清喉咙,示意尹新舟继续。
“一些常识是,凡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也会寻求解决方法,而如果有一种能够让他们经过简单训练便能击退妖兽的兵器,那一定好过在面对妖兽的时候无计可施。”
尹新舟耸肩:“总不可能每次遇到意外都碰巧会有过路神仙出手相助吧?”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所有人都知道。
但很少会有人在这个方向上着手,这也是事实。
“所以,这法器其实在炼制之初便是考虑了要给凡人用。”
伯劳仙人说道,又想起了些什么:“有点意思,像是你那‘收割机’一样,如此法宝竟然用来收稻子。”
“既然混沦派用那种拙劣的骗术也能骗来人的话,信他们还不如信我,毕竟我是真的能掏出来给人用的法器。”
尹新舟笑了一下:“然后兴许,总有一天,在这些凡人当中,会有人再度想起来……信我也不如信他们自己。”
她的知识储备很偏门,基本上都集中在工程应用领域,对于医术、农学、木工等方面都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而人的需求显然是全方位的,总会有一天,自己会遇到力所不及,而凡人所能及的事。
凡间百工,以代天工。
在那个时刻真正到来之前,她留下了一个引子,从“想出一个办法来替代引风符”开始。
“如此说来,我便有些明白你信中所写了——”
对方若有所思般点点头:“给膛线抛光虽然是整个流程当中的最后一步,但偏生是这最后一步,不能出一丁点纰漏。”
寻常打磨和抛光的思路都很简单,比如用砂纸塞进去来回拉磨,又比如像是磨菜刀一般找块粗粝的磨刀石来磋磨,尹新舟自己如今所使用的第一架加特林便是采用了砂纸打磨的方法。
这种办法有效归有效,但也容易造成一些不确定性,比如哪里多磨掉了一些,又比如在批量生产中哪些细节毛刺没有照顾到位。
而“可以预见的不稳定结果”就是工业标准化的大敌。
只见对方把玩着被纵剖成两片的加特林,食指指腹在那些螺旋形状的膛线之间轻轻拂过,又问:“敢问新舟道友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法子呢?滴水穿石,就像是溪流当中的鹅卵石会被磋磨成圆形一样,如果有什么像是流水一样的东西能够迅速通过枪管,流淌过这些膛线,便能将膛线当中加工的纰漏处和残留的铁屑一并带走。”
“用水?”
尹新舟一愣:“那要消耗的时间可就太久了,而且这是铁器,极容易生锈,即便是做过防锈处理也禁不住这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