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40节(3 / 4)
“若生了男孩,他便是铁哥的继承人,第二任象雄王。”邵树德说道。
没庐氏觉得有点罪恶。
回想起那些个夜晚,丈夫苦苦哀求,亲手将她送入宫中。圣人搂着她颠鸾倒凤,弄进她身体里的那些种子已经长成了可耻的孽种。
邵树德的眼神则有些阴晴不定。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想杀了铁哥,但最终忍住了。
“先等等吧。于阗那边也需要准备一下。”邵树德说道。
没庐氏细腻敏感的内心几乎捕捉到了那一刹那的杀机,差点出声哀求。
“让你们家也派人来长安一趟,朕有话要说。”
“好。”
“现在——”邵树德看向蔡邦氏,说道:“就等亚隆河谷的使者进京了。”
亚隆那边也联系上了。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争论了好久。吉德尼玛衮一系似乎也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许出手阻挠了。但不管怎样,那边最终决定派几个贵族成员,经云南、蜀中北上,打算过来看看吉德(延孙),考察一下,再做计较。
邵树德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令沿途馆驿提供食宿,派遣向导,护送这批人进京。
吐蕃使者入京后,他也会抽出时间见一见,为延孙上位提供助力。
这俩货虽然都是他布置的闲棋,但经过两年多的布局、联络,已经成功激起了他的兴趣。
投入小,收益高,算是他为后世子孙做的贡献吧。
今年,就这几件事了。在辩经之余,顺手为之。
第086章 争吵
进入同光三年五月后,抵达西京的士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弘文馆都快塞不下了,不得不把旁边的殿室、官衙借出来,供士人们讨论。
圣人说了,他不乾纲独断。在这件事上,听取天下人意见。《致治》的内容,需要更多的人认可,然后成为天下读书人需要学习的“中经”。
是的,《致治》将取代《仪礼》的位置,成为三“中经”之一。《仪礼》降为“小经”,原位列“小经”的《公羊春秋》将被移出考试范围,成为“杂经”。
《致治》的地位已经确定了,大家还讨论个蛋,也就走个流程罢了,撑死了来些嘴炮之争。
“我说,《人口》篇讲的都是真知灼见,圣人果是古来第一贤君。”衍圣侯孔光嗣放下茶碗,叹息中带点崇敬:“若非圣人点醒,我还几在梦中。这篇,一字改不得啊。”
场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中官韩贽、礼部侍郎杨注对视了一下,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
孔家这个衍圣侯没白封,孔光嗣一说话,让好多人都噎住了,气势大衰。现在,只需对付几个刺头了,如果有的话。
韩偓抬起昏昏欲睡的眼皮,看了一眼孔光嗣,嘲讽之意甚浓。
他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唐亡之后,并未出仕新朝,后南下,依附王审知。可谁知道,王审知也降了……
韩偓干脆在福建躺平摆烂了。
福建道巡抚使李珽欣赏韩偓的才华,闲暇时分多次登门拜访,留下了不少财物。老韩赠了他几首诗,权当润笔,继续摆烂。
这次若非李珽亲自登门相邀,韩偓这么大年纪,多半也不会再出门了。 ↑返回顶部↑
没庐氏觉得有点罪恶。
回想起那些个夜晚,丈夫苦苦哀求,亲手将她送入宫中。圣人搂着她颠鸾倒凤,弄进她身体里的那些种子已经长成了可耻的孽种。
邵树德的眼神则有些阴晴不定。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想杀了铁哥,但最终忍住了。
“先等等吧。于阗那边也需要准备一下。”邵树德说道。
没庐氏细腻敏感的内心几乎捕捉到了那一刹那的杀机,差点出声哀求。
“让你们家也派人来长安一趟,朕有话要说。”
“好。”
“现在——”邵树德看向蔡邦氏,说道:“就等亚隆河谷的使者进京了。”
亚隆那边也联系上了。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争论了好久。吉德尼玛衮一系似乎也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许出手阻挠了。但不管怎样,那边最终决定派几个贵族成员,经云南、蜀中北上,打算过来看看吉德(延孙),考察一下,再做计较。
邵树德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令沿途馆驿提供食宿,派遣向导,护送这批人进京。
吐蕃使者入京后,他也会抽出时间见一见,为延孙上位提供助力。
这俩货虽然都是他布置的闲棋,但经过两年多的布局、联络,已经成功激起了他的兴趣。
投入小,收益高,算是他为后世子孙做的贡献吧。
今年,就这几件事了。在辩经之余,顺手为之。
第086章 争吵
进入同光三年五月后,抵达西京的士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弘文馆都快塞不下了,不得不把旁边的殿室、官衙借出来,供士人们讨论。
圣人说了,他不乾纲独断。在这件事上,听取天下人意见。《致治》的内容,需要更多的人认可,然后成为天下读书人需要学习的“中经”。
是的,《致治》将取代《仪礼》的位置,成为三“中经”之一。《仪礼》降为“小经”,原位列“小经”的《公羊春秋》将被移出考试范围,成为“杂经”。
《致治》的地位已经确定了,大家还讨论个蛋,也就走个流程罢了,撑死了来些嘴炮之争。
“我说,《人口》篇讲的都是真知灼见,圣人果是古来第一贤君。”衍圣侯孔光嗣放下茶碗,叹息中带点崇敬:“若非圣人点醒,我还几在梦中。这篇,一字改不得啊。”
场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中官韩贽、礼部侍郎杨注对视了一下,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
孔家这个衍圣侯没白封,孔光嗣一说话,让好多人都噎住了,气势大衰。现在,只需对付几个刺头了,如果有的话。
韩偓抬起昏昏欲睡的眼皮,看了一眼孔光嗣,嘲讽之意甚浓。
他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唐亡之后,并未出仕新朝,后南下,依附王审知。可谁知道,王审知也降了……
韩偓干脆在福建躺平摆烂了。
福建道巡抚使李珽欣赏韩偓的才华,闲暇时分多次登门拜访,留下了不少财物。老韩赠了他几首诗,权当润笔,继续摆烂。
这次若非李珽亲自登门相邀,韩偓这么大年纪,多半也不会再出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