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5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主簿负责县衙文书、政令、账册、出纳、考核等方面。
  县尉负责本县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有点类似“常务副县长”。
  赵光逢认为,将农科举子放在县尉的位置上,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精于实务的优势。
  圣人以为然,准奏。
  消息传出,大伙恨透了赵光逢这“贼子”。
  以下县为例,县丞正九品下,主簿从九品上,县尉则是从九品下,最低一级的官。
  起步就比人家低了一两级,能不恨么?
  另者,县尉是最辛苦的,也容易背锅。虽说能锻炼人,但谁要这个锻炼啊?
  所以,赵光逢被人痛恨就很正常了。
  “哈哈,看来你也明白了。”徐寅端起酒杯,道:“咱们自己人得团结啊。”
  耶律全忠亦端起酒杯回敬。
  当官,确实需要互相帮衬。不但农科举子要团结,待将来有了算科、法科举子,也要与他们团结在一起。不然的话,好处都被进士拿走了,那怎么行?
  第010章 考功
  政事堂等机构已经在收拾行装了。
  临走之前,各类账册、典籍、公函、文书抄录一份存放于长安,原件则带回洛阳。
  官员们也抓紧休沐的时间,在家整理各种资料。
  大夏四京,除南京外,其余三京圣人都长久逗留过。
  很多官员为了方便迁徙,想办法在各个京城置办宅院,并安排信得过的仆人甚至是儿子留守。
  当然,白居易曾说“长安居,大不易”。
  京城的房子,官员们都不一定买得起,能置办多少,全看各自的实力了。
  反正高级官员有朝廷提供住房,卸任后才收回,中低级官员就只能各显神通,想办法租房、借房了。
  有的时候,就不得不感慨人的命运在时代面前的无力了。
  前唐之时,有些饭都不一定吃得饱的人在长安有房子,但做到五品官的朝廷大员却买不起。
  到了大夏,情况仍然差不多。
  昔年张全义修复了洛阳东南一角,安置百姓。那些百姓的房子,价值十倍、几十倍地往上涨,甚至涨了一百倍的也不是没有——当时花了十几缗钱,现在价值千余缗。
  这是时代的红利,无解。
  赵光逢、萧蘧二人抓紧最后的时间,在中书省碰了下头,将最后一份官员任免名单确定了下来,然后发往门下省。
  “此例一开,有些事就注定了。”赵光逢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有些感慨。
  总计140位预备官员,差不多已经定了110人。
  剩下30人尚需等待实缺,但他们的优先级比较高,一般而言,一年内都会陆续安排出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