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让金钱旅行?”
  “让金钱旅行!”
  “没有金钱怎么办?”
  “从金钱最多的人那里收,然后继续让它旅行。”
  “好。”
  前方响起了热烈的欢呼。
  祖孙二人抬头望去,却见一大堆孔明灯冉冉升起,在夜空中大放光彩,驱散了无尽的黑暗。
  第023章 广成泽
  二月,来中原参加正旦大朝会兼祭天仪式的草原各部酋豪陆陆续续返回。
  虽然自北朝以来,草原与中原之间的联系就慢慢密切了起来,但夏朝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草原酋豪定期来中原参加朝会。或许首领本人不需要来,但一定要有代表。
  对草原各部而言,这是理蕃院与北衙的命令。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管得严了,一切都要上规矩,汉地诸州每年都有朝集使,正旦朝会奉上账册、官员考评、贡物,前唐执行了三百年,夏朝因之,更是扩大到了草原。
  就距离来说,他们不一定比南方偏远州县更远,而且草原上骑马很快,没有理由缺席。
  草原丁壮组成了两万背嵬军,南下驻守超过一年,今年更是有千余名最为骁勇善战的壮士补入禁军。
  藩镇割据走出来的人,对前唐神策军的崛起与衰落非常清楚。
  这支部队崛起于战争年代,通过不断吞并藩镇降兵精锐,保持新鲜血液的注入,维持了七十年左右的战斗力。它的衰落,恰恰始于不再吸收藩镇精兵入伍,转而招募长安市人。
  大夏禁军目前并未远离战争,战斗力还维持得相当不错。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规矩,必须得从一开始就立好,省得以后改起来费劲。
  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新鲜血液注入,不能变成亲党胶固、父死子替的混子部队。
  大量草原贵族子弟也在洛阳购房、安家。
  除少数人家里由朝廷赏赐屋宅外,大部分人在洛阳城外安家。
  朝廷对洛阳城的人口规模是有规划的:与前唐差不多,居住在城墙范围内的,不超过二十五万。
  但城外的房子其实也不错,地方可能还更宽敞一些,价格也便宜许多。
  草原贵族子弟在这里买房,表明了他们对新朝的认同,是好事。
  中原士人、百姓在长期的接触中,发现草原来的男女也就那样,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嘴用来喝酒吃饭,手用来干活,洞一样可以用……
  而随着《致治·地理》的逐渐传播,中原人对草原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被天山、阿尔泰山包围起来的草原,如同高悬起来的利剑,遥遥指着天山以西的广阔区域。
  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部落,天然有高屋建瓴之势,一旦能够向西突破,除沙漠外,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甚至可以一直冲到罗马北方的大草原。
  这是一条无尽的征服之路,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就,前提是你把家也搬过去。
  这一条,对中原士人来说,当然不可能。但不妨碍他们开阔一下眼界,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都有些什么人,什么政权。
  南线的草原把各个文明串了起来,带来了丝绸商路的利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