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到时候可行性确定了,再推广全国。
  其实,在绿洲新城这边建立气象局试点,难度系数还是蛮大的。
  主要是这边的气候特点是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老干旱了,想要实现人工增雨的目的,难度很大。
  不过周济民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现在的绿洲新城可不是以前的绿洲新城了。
  从六四年开始建立绿洲新城,到现在已经十年了。
  当初成立的时候,新城就已经大不同了,毕竟整座城市都是由周济民自己一人完全建立起来的。
  后续的扩张,也是由他出了很大力气。
  要不然,真指望农学院那些植物学家和学生们,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小城快速扩张的目的。
  十年过去的绿洲新城,气候特点也慢慢改变了很多。
  最起码现在的降雨量是增加了很多,而且降雨也基本上可以被存储起来,用于花花草草的浇灌。
  整个城市内和周边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是非常高的。
  如此情况下,人工增雨的试点工作,也不是不行。
  当然了,新城附近的农业,其实大部分都不是靠天吃饭,而是运用了高科技。
  很多花花草草,菜园子、水稻等,基本上都是大棚种植。
  是的,新城附近也开始试验杂交水稻了,这是西北大学建立之后,开展的新方向。
  跟新城大学相比,后面才建立的西北大学,并没有什么优势。
  因此,想要发展,只能另寻出路。
  不管是什么专业都好,都需要创新,要不然恐怕很难得到市政方面的大力支持。
  且不说赶超新城大学,最起码不要被新城大学拉开太远的距离吧?
  而西北大学的农学院,就另辟蹊径,想要在杂交水稻、杂交西瓜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回到绿洲新城的周济民,再次召开了会议,这次他把新城大学、新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和新城科技大学这四所学校的领导层都喊了过来。
  剩下两所医学院,周济民并没有喊他们,到时候让顾海山发文通知一下就可以了。
  “可能大家已经猜到我请大家来开会的原因,很简单,接下来……”
  会议刚开始,周济民便直奔主题,根本没有寒暄或者闲聊其他。
  新城大学要开设的专业是最多的,剩下三所大学需要开设的专业也不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