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25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六晚上,樊铎匀从单位回来,就把信拿给爱立看,和她道:“以前谢三叔,对我和姐姐多有照顾,姐姐的意思,是想让我也寄些钱过去。”
  爱立点头,“这是应该的。”顿了一会又道:“虽然我恨他,但是也没到盼着人死的地步。”
  樊铎匀揽过了爱立的肩膀,就听爱立轻声道:“他是对不起妈妈和我,却并没有对不起国家和人民,这场灾难,对于他来说,是不公平的。”
  樊铎匀应道:“现在局部斗争有扩大化的趋势,1966年带领我们去印尼.缅甸考察橡胶的热带作物研究院的院长和华南工业局的局长,最近也被批判了,这不是一个人的窘境,而是一个时代的窘境。”
  夫妻俩人沉默了一会,彼此都感觉到了,人在苦难面前的渺小,爱立忽然道:“铎匀,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把钱拿出来救人吧!”
  樊铎匀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
  这四年,他们也攒下了三四千块钱,夫妻俩人立即把各自存的通讯地址找了出来,又拿了一打信封,开始给下放在全国各地的故交写信,有樊铎匀的老领导,也有爱立以前的同事。
  搞到夜里十点多,樊铎匀数了下信封,一共有二十个,和爱立道:“如果那边回信,能有音讯,我们就每个月寄十元过去,存折上的钱,也够寄两年的,再加上我们后面的工资,凑三年,应该没有问题。”
  爱立道:“铎匀,我想起来,我还有两盒小金条。”
  樊铎匀果断地摇头道:“不行,现在金条一律上交,如果走黑市的路,怕是会引火上身。”
  爱立见他态度笃定,也就打消了这个主意,叹道:“都说乱世黄金,这个时代,连黄金都没法用。”
  樊铎匀安慰她道:“等以后市场能流通了,我们再拿出来。”
  爱立点点头。
  俩人都没有说,给黑五类寄钱,可能会存在的隐患。
  即是彼此默认了,承担这潜在的风险。
  第289章 精简
  第一天一早,爱立就陪着铎匀到邮局里,买了四十一张邮票,俩人考虑到,可能对方处境窘迫,连一张邮票都很难凑到,索性就往每封信里,都塞了一张邮票。
  还有一张单独的邮票,贴在了寄给谢镜清的信上。
  等把信寄出去,樊铎匀又给姐姐的婆婆汇了一百块钱过去,这是姐姐在信里提前和他说好的,让他如果寄钱的话,就寄给她婆婆,让她婆婆转交给谢镜清。
  免得钱最后到不了当事人手上。
  从邮局里出来,爱立望着头顶的阳光,忽然就想起来在青市的时候,和谢镜清见面的那一次,轻声和铎匀道:“当时他佯装成京市工业局的同志,来见我的时候,看着还挺年轻,我当时还猜测,他这个样子,再为国家工作一十年,都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断了腿,能不能活着离开京市,都是个问题。
  生的时候,还可以谈论恨不恨的问题,现在这个人可能即将丧命,爱立心里只剩下唏嘘了。
  她没有提名,没有提姓的,可是樊铎匀一听就明白,她说的是谁,和她道:“他本来身体确实很好,他们那时候的医学生,都很讲究强健自己的体魄,不然值夜班或碰到大手术的时候,熬不下来。”
  缓了一会,又补充道:“三叔底子在那里,稍微喘息一会儿,就能恢复过来。”
  沈爱立忽然出声问道:“真的可以吗?一个断过腿的人,真得还能恢复到原来吗?”
  一个坏了的心,还能恢复到原来吗?
  她的眼睛里有一丝茫然,其实从乍然听到谢镜清断腿的消息,这件事就一直在她的脑海里盘踞着,她不知道自己是为谢镜清的遭遇,还是为这件骇人听闻的事件本身,而觉得惊诧和灰心。
  一个在公共卫生领域,有过杰出贡献的研究者,因为思想上的分歧,而被一群人活生生地打断了腿?
  他所经历的刑罚,让沈爱立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