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第306节(2 / 4)
您可真够勇的。
第153章
弘明帝登基那年,赵澹十五岁。
陛下走完登基大典流程,次日赵澹就成了太子。
一晃十多年,太子恪守古训礼法,实乃储君之典范。
御史盯他如同鬣狗锁定猎物,始终寻不到弹劾的机会。
而今好容易寻得机会,可不跟吸血鲨一样蜂拥而上。
势必把这水搅得更浑,为自家主子谋福利,亦或是踩着太子为自己营造好名声。
满朝文武各怀心思,都在掂量着陛下会如何妥善解决这件事。
直到那位勇士说出“太子德不配位,不堪为储君”的蠢话。
金銮殿上一片死寂。
弘明帝一双冷目锁着那大放厥词的官员,十二旒冠冕垂落而下的玉珠遮住眉心深刻的折痕。
“朕没听清,你方才说了什么?”
辨出陛下危险的口吻,苏源余光瞥向那官员。
中年发福,嘴上留着两撇胡子,眯眯眼里冒着精光。
苏源自觉有些眼熟,思忖良久才勉强想起——
可不正是和他同届参加会试的举子!
只隐约记得此人未入翰林院,而是被外放到地方上,从七品县令做起。
估计是熬满了资历,刚从地方上调回京城,否则也不会这么冲动行事。
无论是急于出头,还是被什么人指使,都不是明智之举。
下场注定是成为那个冲在最前面,死得最早的那个炮灰。
思绪流转间,那位同届的勇士昂首挺胸地又重复一遍:“微臣以为,太子连侧室的娘家人都管束不好,委实不堪重任,恐怕更不能掌管偌大的江山,还请陛下三思啊!”
说完,他美滋滋低下头,等待陛下的夸赞。
太子正当壮年,有东宫班底的鼎力支持,更不缺百姓赞颂。
反观陛下,他如今已垂垂老矣,没几年可活。
试问哪位天子在看到比自己健壮的太子时不会心生忌惮?
当今定然也不例外,只是顾忌太子母家势大,不敢发作罢了。
既然如此,他唐际中何不主动站出来,好让陛下顺水推舟除掉太子这个如鲠在喉的存在?
届时陛下龙颜大悦,主子也好趁虚而入,一举占得高地。
等到那天,说不准他也能捞个伯爷当当,可不比那什么苏源风光。 ↑返回顶部↑
第153章
弘明帝登基那年,赵澹十五岁。
陛下走完登基大典流程,次日赵澹就成了太子。
一晃十多年,太子恪守古训礼法,实乃储君之典范。
御史盯他如同鬣狗锁定猎物,始终寻不到弹劾的机会。
而今好容易寻得机会,可不跟吸血鲨一样蜂拥而上。
势必把这水搅得更浑,为自家主子谋福利,亦或是踩着太子为自己营造好名声。
满朝文武各怀心思,都在掂量着陛下会如何妥善解决这件事。
直到那位勇士说出“太子德不配位,不堪为储君”的蠢话。
金銮殿上一片死寂。
弘明帝一双冷目锁着那大放厥词的官员,十二旒冠冕垂落而下的玉珠遮住眉心深刻的折痕。
“朕没听清,你方才说了什么?”
辨出陛下危险的口吻,苏源余光瞥向那官员。
中年发福,嘴上留着两撇胡子,眯眯眼里冒着精光。
苏源自觉有些眼熟,思忖良久才勉强想起——
可不正是和他同届参加会试的举子!
只隐约记得此人未入翰林院,而是被外放到地方上,从七品县令做起。
估计是熬满了资历,刚从地方上调回京城,否则也不会这么冲动行事。
无论是急于出头,还是被什么人指使,都不是明智之举。
下场注定是成为那个冲在最前面,死得最早的那个炮灰。
思绪流转间,那位同届的勇士昂首挺胸地又重复一遍:“微臣以为,太子连侧室的娘家人都管束不好,委实不堪重任,恐怕更不能掌管偌大的江山,还请陛下三思啊!”
说完,他美滋滋低下头,等待陛下的夸赞。
太子正当壮年,有东宫班底的鼎力支持,更不缺百姓赞颂。
反观陛下,他如今已垂垂老矣,没几年可活。
试问哪位天子在看到比自己健壮的太子时不会心生忌惮?
当今定然也不例外,只是顾忌太子母家势大,不敢发作罢了。
既然如此,他唐际中何不主动站出来,好让陛下顺水推舟除掉太子这个如鲠在喉的存在?
届时陛下龙颜大悦,主子也好趁虚而入,一举占得高地。
等到那天,说不准他也能捞个伯爷当当,可不比那什么苏源风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