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1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赵不息向王翦描述她要北灭匈奴,东出大海的时候,王翦恍惚间看见的,却是十三岁的嬴政。
  太像了啊,一个志满意得要一统六国,鞭策宇内,一个意气风发发誓要北灭匈奴东出大海。
  王翦陪着他的陛下一统了六国,可注定是看不到赵不息平灭匈奴东出大海的时候了。
  不过王翦认为赵不息未来必定比陛下的其他公子公主都要强,未来能陛下衣钵的也必定是这位小公主。
  或许秦国又要出一位“大秦宣公主”?如宣太后一般以女子之身执掌政权?更甚至会出一位“大秦君公主”?如齐国的君王后一般名为王后太后实为君王?亦或者……这位野心勃勃如她父亲的公主并不满足于有实无名?
  王翦不知道,再深他也不敢往下猜。
  可起码日后若是赵不息掌权,赵不息会看在他今日的情分上善待他的后人。
  这就足够了。!
  第158章
  在这个夏天的末尾,天气还很热,田里的麦子已经熟了。
  几只黄鹂停在上党郡郡守府中的榕树上,叽叽喳喳。
  树下,一书桌一椅一青衣士人。
  李左车伏在桌案上奋笔疾书,左手旁是他已经修订好的几本《广武君略》,几本兵书下面还压着一封露出半个角的书信。
  李云大步迈回来,一头热汗,才刚进院门就咋咋唬唬道:“叔祖父,你真要把你编的这些兵书都送给秦朝啊?”
  “并非送给秦朝,而是送给不息。”正在编书的李左车抬起头,淡淡道。
  李云挠挠头,憨笑:“可现在小姑姑这不是成了秦朝公主了嘛,又在修那什么兵书,我在朝中的故旧传信给我说是陛下下令要小姑姑主编的。”
  “四舍五入,咱们李家的兵法不就是献给陛下了?”
  李云一屁股坐到李左车对面,拎着水壶直接就着水壶壶嘴就往自己嘴里灌,温水混着汗水浸湿了衣襟。
  李左车淡淡看了李云一眼,“怎么,你已经是秦朝的臣子了竟然还不想将兵书献给秦朝?”
  “那不一样,我当年正在外面和秦国打仗,半路上就听说赵王那昏君把咱们全家都给杀了,我这不是一生气就投了秦嘛……我这也没拿自己当秦人看过啊。”李云大大咧咧摊开腿,随意用衣袍遮挡了一下□□,毫不在意道。
  李左车沉默片刻道:“李家的兵法,自我之大父李牧到我和赵嫦,传承了两代,再往下,第三代就是不息,到底也都是给她的,既然给她了,那她再如何做便是她的事情了。”
  “李家人都已经不在了,还守着这些无用兵法又有何用呢,再厉害的兵法也比不上活生生的人啊,大父兵法再高超,最后也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亡于昏君之手,世上何来无敌的兵法呢。”李左车长叹一声。
  李左车并未再多感慨,只是笑了笑:“不息写信告诉我,她会将大父的名字放在兵书作者的第一页。只要后人还记得世上曾有一位曾多次击败过匈奴,保家卫国的李牧将军,那这本凝聚我李家数代心血编撰而成的兵书就实现了它的价值。”
  人生在世,不过是求名利,人已经不在了,再多的金钱也没用,可流芳千古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因着上有嬴政旨意,下有千古流芳的美名吸引,赵不息收集兵书的过程颇为顺利。
  随着六国的覆灭,天下大半的兵书都被秦军虏到了咸阳,藏到了咸阳宫中,这些兵书来的更容易,赵不息拿着嬴政的手令就可以随意进藏书阁浏览。
  剩下的秦朝将领的家传兵书,有一部分愿意将自家兵书献出来的,赵不息全盘收下,还有一部分依然抱着旧贵族的傲慢,认为家传兵书是他们自家世代积累的财富,不能外传,赵不息找上门之后各种理由搪塞的。
  总之反抗陛下的旨意是不敢反抗的,只能编些瞎话比如兵书在老家啊,我家祖上是黔首没有传下来兵书啊这个样子。
  赵不息倒也不恼,人家不愿意就不要难为人家嘛。
  毕竟愿不愿意为修书出一份力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关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见识的,清朝一整个王朝都还闹着闭关锁国呢,秦朝年代更久远,这些没品位的东西很快就会意识到,他们的未来一切都会变得不顺利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