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18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走,我们去吃斋面,这里的素斋面可好吃了。”
  转了几个弯来到了后面,方念真不由一惊。
  “怎么这都是排队等着吃面的吗?”
  小严娘子笑了笑,“是啊,不是所有人都有充足的香火钱的,但是这大相国寺的素斋面才十二文一碗,住在附近的便是天天来吃都行。”
  十二文,依着京城的物价来说着实不算贵了。
  自然是不必她们二人亲自去排队的,各自派了侍女代劳,不一会儿,方念真就吃到了这传闻中的素斋面。
  从色泽上看,看起来倒是像阳春面,就是酱油的颜色,上面连葱花都没有。汤多面少,被褐色的面汤覆盖,都看不清里面面条的样子。
  配菜是香菇、木耳和豆腐。
  闻起来确实挺香的,方念真和小严娘子爬了半截的山路,现在又临近午时了,确实也是饿了。
  夹起面条,才发现这面是如此的细,和现代吃的龙须面差不多。
  小严娘子喝了口茶,“怎么样,这面细吧?有人唤它银丝面。”
  方念真夹了一口面放到嘴里,这面条细却不柔,还别有一番韧劲儿,但是表面的口感又十分的滑。
  这与揉面师傅的手艺有关,和煮面的火候也是分不开的。
  虽是素斋面,但是应该也是吊了素高汤的,汤汁鲜美,冬日里喝上一口也是驱寒了。
  香菇丁应该是提前泡过的,十分有味道,嚼起来“咯吱咯吱”的,倒平添了一份口感。
  “真是挺好吃!”
  小严娘子说道:“这豆腐也是他们自己做的,自己种黄豆,磨豆腐,只是做的太少了,只能供得上自己吃和这素斋面里头用,不然我真想买些回去。”
  一碗素斋面下肚,方念真感觉身上暖了不少。
  平日里爱吃些个辛辣刺激的,许久每天回归食材本味,现在吃这种清淡的汤面倒觉得身心都舒畅了。
  京城现在虽然已经进了冬天,但是大相国寺还有一棵巨大的百年银杏树王在顽强抵抗着寒冬,上面还有少许未落干净的树叶。
  粗壮的树干看起来要四、五个人合抱才能围拢。
  木槿体贴地给方念真递来了手炉,方念真便放在宽大的袖子里暖手。
  忽而刮过一阵微风,树叶沙沙,方念真望着在地面飘起的金黄树叶,心情变得十分的平静。
  也许这大相国寺确实有灵,才让她在这里体会到一丝禅意。
  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冷冷的空气。
  嘶,还是不吸了,都是银杏果的味道。
  “听闻,瑞王当年就是在这里长大的是吗?”
  小严娘子会心一笑,“正是,听说他的功夫就是跟寺里的武僧学的。不过他也不是住这儿的,这里是香客们来的地方,再往上,在山顶上,听说住着很多能人异士。”
  方念真还想说点什么,就听到自己身后传来一声惊喜的声音。
  “方姑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