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58节(2 / 4)
张建业这傻小子,现在肯定还啥都不知道呢,昨天他媳妇给气得都晕过去,还影响到孩子了。
那贾婆子也是,为难自己女婿干啥,有能耐上老张家跟葛玉莲干去呀,欺软怕硬的玩意,她最看不惯贾婆子那熊样儿,就故意跟张建业多说了两句,指点指点他,省得被贾婆子拿捏得团团转。
张建业一听宋三婶这话,心里顿时就有了计较,媳妇既然要养胎,那他就不着急接了,接回去家里也不消停,他妈整天骂骂吵吵的,不如让媳妇在娘家养着,反正有吃有喝的还有人伺候,多美!
想通了这些,张建业瞬间不郁闷了,对宋三婶感激说了一句:“谢谢你啊三婶,你快忙去吧,我不耽误你了,我也得回去上工了。”
他都要当爹了,这上工可不能耽误了,他还要多挣些钱,给他儿子攒着说媳妇。
这儿子没生出来呢,他后面十年二十年的事情都想好了,这爹当得可够积极的。
宋三婶笑着摆摆手,没再和他多说,上工去了,这地里还没化透呢,又落了雪。
上工活也不多,种子都挑完了,等过几天清明就该打垄种麦子了,等麦子种完就该忙起来了。
第69章 去谢家
自从前天下过一场雪后, 接连几天都是阴沉沉的,冷风沁骨入髓,这倒春寒感觉竟然比冬天还难熬, 天气不好,生产队也没怎么上工。
韩小英呆着没事儿去隔壁宋三婶家坐了会儿, 她想跟宋三婶换几个鸡蛋。
她们没有养鸡, 平时吃的鸡蛋都是跟村里人换的,只是这才刚开春,宋三婶家的鸡可能喂的也不大好,都不怎么爱下蛋, 她只换到了十个,剩下的几个, 宋三婶说要给她小孙子留着吃呢,让她去别人家再看看。
韩小英挎着小柳条篮子从宋三婶家出来, 到家不过百十米的距离,她也没带围巾,小脸这一会儿就被风吹得通红。
她进屋把鸡蛋放到厨房里,这天怪冷的, 先不去别人换了,洗了手回屋看书。
她已经把高中第一学期的课本看得差不多了, 有不会的她就问郑家和跟李明伟, 他们都是高中毕业后来下乡的。
谭雅婷也是, 不过她是个学渣, 问她题也不会,韩小英干脆就不问她。
这会儿他们几个都不在家, 早上吃完饭就上知青点溜达去了, 说是好长时间没去了, 韩小英不爱凑热闹就没跟去。
“咚咚咚——”
她刚把书拿起来,就听外面有人敲门,赶紧放下书出去开门。
门外,是一身便装的谢平安,手里扶着自行车,如松柏般笔挺的站在门口。
见来开门的是韩小英,他露出一口大白牙,笑道:“小英,你在家呢,今天怎么没上工啊?”
“这两天天气不好,生产队没上工。”韩小英说着话已经侧开身,请他进来了。
“表哥,你这是还没回去吗?”她以为征兵结束,谢平安早归队了,没想到还没走。
“我明天就走了,过来跟你说一声,”谢平安把自行车推进院子放好,进屋脱掉身上的军大衣。
见屋里没有其他人,他便问道:“那几个知青都不在?”
“不在,出去溜达了,表哥你坐。”韩小英拿起暖水瓶,给他倒了缸子热水。
谢平安没急着喝水,而是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张纸条递给韩小英,“小英,我已经不在原来的部队了,这是我的新地址,你有事儿记得给我写信,也可以打电话,号码我写在上面了,你收好别弄丢了。”他这次抽调去的地方离家比之前的部队更远,想回来一趟不容易。
不过让他去带新兵营,也是一次机遇,他打算好好干,争取早点做出成绩来。
他想了想,又叮嘱道:“小英,接下来我可能会很忙,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回来了,你要照顾好自己,至于这村子里的那几个滚刀肉,她们要是敢再找你麻烦,就去找我爸,叫他帮你处理,你别跟她们硬碰硬,太容易吃亏了。”
这丫头人不大,身边麻烦却总是不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针对了,真让人不放心。 ↑返回顶部↑
那贾婆子也是,为难自己女婿干啥,有能耐上老张家跟葛玉莲干去呀,欺软怕硬的玩意,她最看不惯贾婆子那熊样儿,就故意跟张建业多说了两句,指点指点他,省得被贾婆子拿捏得团团转。
张建业一听宋三婶这话,心里顿时就有了计较,媳妇既然要养胎,那他就不着急接了,接回去家里也不消停,他妈整天骂骂吵吵的,不如让媳妇在娘家养着,反正有吃有喝的还有人伺候,多美!
想通了这些,张建业瞬间不郁闷了,对宋三婶感激说了一句:“谢谢你啊三婶,你快忙去吧,我不耽误你了,我也得回去上工了。”
他都要当爹了,这上工可不能耽误了,他还要多挣些钱,给他儿子攒着说媳妇。
这儿子没生出来呢,他后面十年二十年的事情都想好了,这爹当得可够积极的。
宋三婶笑着摆摆手,没再和他多说,上工去了,这地里还没化透呢,又落了雪。
上工活也不多,种子都挑完了,等过几天清明就该打垄种麦子了,等麦子种完就该忙起来了。
第69章 去谢家
自从前天下过一场雪后, 接连几天都是阴沉沉的,冷风沁骨入髓,这倒春寒感觉竟然比冬天还难熬, 天气不好,生产队也没怎么上工。
韩小英呆着没事儿去隔壁宋三婶家坐了会儿, 她想跟宋三婶换几个鸡蛋。
她们没有养鸡, 平时吃的鸡蛋都是跟村里人换的,只是这才刚开春,宋三婶家的鸡可能喂的也不大好,都不怎么爱下蛋, 她只换到了十个,剩下的几个, 宋三婶说要给她小孙子留着吃呢,让她去别人家再看看。
韩小英挎着小柳条篮子从宋三婶家出来, 到家不过百十米的距离,她也没带围巾,小脸这一会儿就被风吹得通红。
她进屋把鸡蛋放到厨房里,这天怪冷的, 先不去别人换了,洗了手回屋看书。
她已经把高中第一学期的课本看得差不多了, 有不会的她就问郑家和跟李明伟, 他们都是高中毕业后来下乡的。
谭雅婷也是, 不过她是个学渣, 问她题也不会,韩小英干脆就不问她。
这会儿他们几个都不在家, 早上吃完饭就上知青点溜达去了, 说是好长时间没去了, 韩小英不爱凑热闹就没跟去。
“咚咚咚——”
她刚把书拿起来,就听外面有人敲门,赶紧放下书出去开门。
门外,是一身便装的谢平安,手里扶着自行车,如松柏般笔挺的站在门口。
见来开门的是韩小英,他露出一口大白牙,笑道:“小英,你在家呢,今天怎么没上工啊?”
“这两天天气不好,生产队没上工。”韩小英说着话已经侧开身,请他进来了。
“表哥,你这是还没回去吗?”她以为征兵结束,谢平安早归队了,没想到还没走。
“我明天就走了,过来跟你说一声,”谢平安把自行车推进院子放好,进屋脱掉身上的军大衣。
见屋里没有其他人,他便问道:“那几个知青都不在?”
“不在,出去溜达了,表哥你坐。”韩小英拿起暖水瓶,给他倒了缸子热水。
谢平安没急着喝水,而是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张纸条递给韩小英,“小英,我已经不在原来的部队了,这是我的新地址,你有事儿记得给我写信,也可以打电话,号码我写在上面了,你收好别弄丢了。”他这次抽调去的地方离家比之前的部队更远,想回来一趟不容易。
不过让他去带新兵营,也是一次机遇,他打算好好干,争取早点做出成绩来。
他想了想,又叮嘱道:“小英,接下来我可能会很忙,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回来了,你要照顾好自己,至于这村子里的那几个滚刀肉,她们要是敢再找你麻烦,就去找我爸,叫他帮你处理,你别跟她们硬碰硬,太容易吃亏了。”
这丫头人不大,身边麻烦却总是不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针对了,真让人不放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