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指南 第18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组委会的丹修代表张仁祖跟高长松粘得比较紧,他这人是有想法的,当初就是他说服其他门派,合纵连横,办大事抵御佛门的商业入侵。
  其他掌门还有些放不开,一副垂拱而治的调调,调遣人事都压给高长松了,自己只数灵石,他就不同了,经常跟在高长松身边,看这看那的。
  就广告一事,他就感叹:“谁能想到,不过放一块牌匾,就能卖钱呢?”
  高长松笑眯眯道:“冠名权是很贵重的,曝光就是金钱。”
  张仁祖说:“还是人多,讨论度高,我回山门,那些弟子都没心思读书了,全在议论武道会。”
  高长松说:“这才哪跟哪啊,他们还能更火热一点。”
  “炒作的还没下场呢。”
  他晃荡到棚屋这,看比赛进程,一轮二轮赛都结束了,种子选手与黑马都脱引而出,也是时候加一把火了。
  张仁祖好奇地问:“何为炒作?”他又说,“这还能火热到哪里去?”他觉得话题度已经很高了!
  高长松摇头:那是没挑起争端,没有爆点。
  想让观众全情投入,那必须要为自己的推争得面红耳赤才行啊。
  高长松举了个例子,他说:“比如逍遥门的朱之洞。”
  “您听说过吗?”
  张仁祖点头:“听说他势如破竹。”
  “逍遥门曾经是个大门派,现在却没落了,如果没有朱之洞选手,甚至没人知道这门派还在。”高长松道,“所以他身上是肩负重任的。”
  张仁祖点头:“是。”
  高长松道:“这时候咱们就可以做一则专访嘛,问问他的心路历程,重振门派的生活艰不艰难,想对门派的其他师弟师妹说什么。”
  他说:“这其中一定有感人的故事。”
  张仁祖懂了:“你是要他扬名,当名士!”
  这种手段在读书人中还是很常见的,尤其是那些有孝悌之名的读书人,民间都能说出他们冻天寒地为父母进山采药等一二三故事。
  高长松点头道:“是。”
  张仁祖道:“可哪怕扬名了,也没什么用啊。”
  高长松道:“此言差矣,咱们办活动,不能只流于形式,这得有精神内核,得让人知道咋们的武道会是出了很多惊才绝艳的人物的,只有这样才能流传下去,办第二届、第三届。”
  “有了文化内核,才有生命力。”
  其实高长松还有些想法,他比较希望观众们可以掐强度、掐战力,这样辩得起来。
  张仁祖似懂非懂地点头,他问:“那怎么传唱呢?让说书人当个故事去说?”
  高长松道:“这样也可以,可这是第二流的传播方式。”
  效率有点低。
  他其实有两个方案,第一种是发小报,搞名人访谈。
  第二种则是弄“辕门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