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指南 第2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切变化都是你带来的啊!”
  寒暄一长串后插入正题。
  “我对陈玄奘的了解并不多,只能将我知道的写给你听,若有不对的,还请海涵。”
  净尘写信的格式很规整,他先写陈玄奘的生平。
  “玄奘法师的生平说来也有些离奇,他本是丞相小姐与状元陈光蕊之子,陈郎被奸人所害后,丞相小姐忍辱负重,生下他。
  为保玄奘法师的性命,其母将他放在一块木板上,顺河流而下,如此才不会被害。
  玄奘法师是个有佛缘的,木板流过金山寺门前时,长老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声,于是将他抱走,玄奘法师儿时就是在金山寺长大的。”
  如果说到这,都是高长松听说过的,后面就有些超乎他的认知了。
  “金山寺的位置很不好,位于绵延起伏的山间,那里别说是商道了,连人都没有几个,为支撑生活,玄奘法师从小就入山林砍柴、采药。
  长老看他细瘦的胳膊被割出一道道血痕,心中不忍,便将捶筋打骨的功夫传给他,玄奘法师天生就有大毅力,练功的辛苦连成年人都受不住,谁知他不怕苦不怕累,十年如一日地在寺院后练习。”
  高长松:“……”
  不知为何,他心中浮现出一副画面。
  古寺后有一片被夯实的土地,一口深井钻通东北角的土地,十岁不到的小和尚趁打水的功夫,在边上坐俯卧撑。
  他甚至只用一根手指撑,汗水从额头、每一块肌肉上缓缓滑落。
  高长松:“……”
  不存在的记忆增加了。
  他猛然摇头,将那充满魔性的画面晃出脑外。
  然而,下一段叙述硬生生将高长松的想象具现化了。
  “如是三年,玄奘法师只身入山林,教化了危害山下百姓的大虫。”
  高长松:“……”
  净尘细细描述他是怎样“教化”大虫的。
  “山峦中无成精的妖怪,大虫凭其体魄,捕杀走兽,养得膘肥体壮,一回,他无意间吃了砍柴的樵夫,从此改吃人族,连续吃了三四个人。”
  “玄奘法师听说了,带一把八十斤的禅杖进山。”
  高长松:他才多大啊,就能举起八十斤的禅杖!
  力能扛鼎,就是这么回事吧。
  “大虫人吃多了,嘴也被养刁了,看见细皮嫩肉的小和尚,哪有不馋的。”
  “它都不屑于掩藏,从草丛里慢条斯理走出来,还吼一嗓子,寻常它这般,都能把人吓得两股战战,跌坐在地上。”
  “玄奘法师完全不同,他站在猛虎前,面有不崩于泰山之色,猛虎见他如此,心生恼怒,咆哮一声猛然发力,张开血盆大口,恨不得将其一口吞下。”
  “说时迟那时快,玄奘法师脚下一蹬,如利箭般射出去,比大虫还要灵巧,禅杖被他舞得虎虎生威,重逾千斤。”
  “第一杖,打虎脊骨,禅杖落,猛虎哀嚎,玄奘法师听他此声,面色不改,反问猛虎‘你可知疼了,需知百姓身体被锐齿撕裂,比你疼千百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