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 第7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5章
  在秦玉逢和皇帝关心的目光, 三位大人终于完成了卷子。
  但比被上司盯着答卷更恐怖的是,上司要当着他们的面批阅,还把正确答案念出来。
  皇帝看卷子, 秦玉逢念着答案还对一些自己不懂的名词,向几个人进行提问。
  三人压力巨大,脸色苍白得像是被判了刑。
  最终的结果是只有大理寺卿以85%的正确率脱颖而出,工部尚书勉强及格,礼部尚书连人物出现的朝代都搞错了。
  “需要大理寺卿主理的案子一年都没有几件, 裴卿却能对一些由下属审理的案件熟记于心,对律法的变动更是了解非常,可见其严谨与负责。”
  皇帝对大理寺卿表示了夸奖。
  秦玉逢进行了补充:“但断案的正确率还是要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 裴大人在断案人,应该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皇帝脸色一冷:“裴卿手底下的人, 才是经常主理案件之人, 却多有不及格者。”
  大理寺卿额头冒汗:“这个……主要是平日里遇到的案件大同小异, 无非是钱财美色, 恩仇义气, 这方面的律法都很明确。”
  大理寺处理的案件, 要么死了不止一人的重大命案, 要么是涉案金额比较大的,再就是贵族犯事。
  除了最后一项需要考虑皇帝的态度和犯人背后的势力, 办起来都很简单。
  流放起步,上至诛九族。
  轻重基本上也都是“酌情考虑”。
  秦玉逢:“您是觉得题目出得偏门?卷子上可大部分是本朝的实例。”
  大理寺卿抹了把汗:“但没多少大理寺主理的……”
  复核各省案件那是刑部的事情啊!
  皇帝看过来。
  他立刻改口:“大理寺作为最高的刑狱审理之所, 为了在公正与情理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确实应该了解各省案件是如何处理的。律法不常使用, 也不是他们不熟记的理由。微臣日后定会对属下多加考效。”
  他的态度实在是端正,皇帝想说的也大多被他说完了。
  大理寺涉及执法, 人员变动不宜太大,他也没打算把那群人全撤职。
  便说:“在此次考核中,寺丞莫南、凌怀二人表现不错,裴卿对他们可有印象?”
  寺丞为六品,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
  大理寺卿:“自然记得,此二人为建业十七年入大理寺,自录事起,累升至寺丞,精通刑律,为人正直,心善而刚毅。”
  皇帝:“那为何还仅仅是寺丞?”
  大理寺卿没有说话。
  因为被举荐入朝的从一开始就官职不低,升官更是顺利。
  能在十年内从基层做到寺丞,这两人已经很厉害了。
  皇帝也沉默了会儿,说:“朕广纳善言,是为求治国之贤才。你且告诉我,此二人可有为少卿之能,若无,你可有其他推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