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七零] 第25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他也挺黏人的,出去玩没有太久就回来找妈妈。
  徐兰交待他不能去找切玉米杆的爸爸,那里危险,他就不去。
  收完集体秋玉米,徐兰拔全部青萝卜、一半白萝卜回来做咸菜。
  唐启阳上山挑柴,进城找买一些炭和煤,这两样耐烧,煮汤和蒸饭时用方便,把订购的钢筋和水泥买下放在店铺后院,水泥用塑料布盖着,用的时候再拉到农场。
  夫妻俩分开忙活准备,到月底唐启阳带回执去派出所拿到身份证。
  第二天唐启阳就带新出炉的身份证和准备齐的各种资料证明去农村信用社申请十五万贷款。
  他在一个姓凌的主任那里填表,交资料,复印身份证等,办理完后凌主任让他半个月后再来听消息。
  唐启阳从农村信用社出来,觉得贷款不会太难,因为这地方的人比较保守,安于现状,贷款创业的人少,和沿海地区活跃的市场不一样。
  夫妻俩准备差不多,农场重新开工,开工这天来一百零五人,唐启阳传话出去,人数够了。
  这人数要蒸满三个大木桶的二米饭,人再多饭供不上。
  人数多,唐启阳挑出一队人去建猪圈和发酵肥料的半敞房子,猪圈先建一个比较小的,大框架宽深六米,横长十二米。
  里面有十个小隔间,小隔间大小约四平方,放养两只猪。
  中间走道宽一米半,猪圈墙高一米二,不会费太多功夫,建在旁边的肥料发酵房间也不算大。
  原本砌石墙,砌房子,搬搬抬抬的人原位干,三边各分一些新人手。
  没久工地就井井有条。
  徐兰在农场看人数后才去买肉,她原本打算开工后厨房再招一人,把厨房交给陈小红主持,自己去清理另一边的边界,但来干活的人这么多,这打算不行了。
  当天赶集日,猪肉摊比较多,她买回两副大肠和五斤比较肥的肉,两根筒骨。
  筒骨在外面大锅里熬汤,两副大肠洗干净焯水后放卤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夹出来切块,肉片炒土豆片,炒大白菜。
  大白菜一半是从家里拿来,一半从地里拔,还拔几根白萝卜,开饭前半个多小时把切条的白萝卜放骨头汤里煮。
  午饭三菜一汤,陈小红炒两个炒菜,咸淡刚好菜就好吃,今天头次来的人吃过这顿饭后悔之前没来。
  传说在这儿做工供应的午饭好原来是真的,比家里的饭菜还要好!
  徐兰叫小六的五小伙伴留下吃饭,给他们各乘一碗,反正他们的爸也在这里。
  午饭能吃饱又好吃,第一回 来想下午摸鱼的人都不好意思摸鱼,认真干活。
  徐兰每天用不同的肉做菜,排骨,五花肉,鸭肉,兔肉,配菜用土豆,大白菜,白萝卜,豆腐,黄豆芽,每天用两样轮着做。
  她供应的饭菜好,大家做事积极,原本只筑好地基的五间宿舍七天就砌到一层高。
  上面横架木头(木头是活的,,浇完混凝土能脱出来),铺上木板,用二十多厘米宽的木板竖起围外围并固定好,木板上铺油纸,拉来钢筋来拧上。
  用石榨和水泥石灰加水搅拌成混凝土,挑到二楼倒在钢筋缝隙里。
  人手足够,当天就把一层浇完混凝土并抹平。
  唐启阳不知道大城市里怎么建楼房,县城周围都是用这个方法。
  浇完混凝土第二天早上,唐启阳去农村信用社找凌主任,他的贷款申请审核通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