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镇上交完方先生留下的府试前最后一次模拟作业后,谢锦秀带着一份推荐信就从私塾出来了,但是同样也因为这份推荐信,让谢锦秀心里总有点上了一根发条的感觉。
  “三叔!”谢家云恭敬的跑到谢锦秀面前行了一礼,之前他一直驾着牛车恭敬的等在私塾外面,看着谢锦秀从私塾出来,赶忙过来接过来他手里的书具。
  “三叔,辛苦了,咱们是不是这就直接回村?”作为族里选派到谢锦秀跟前的书童,谢家云杂事俗物一堆包揽,比起来年幼还需要照顾的谢家成,确实省了谢锦秀很多事,不过谢家成本身就是随着带着蒙学的,只是借了个书童名头留在私塾而已。
  考了案首后,族里付出很多,就连眼前的牛车也是同族的里正家里派出来的,所谓有投入,自然想要回报,而这点谢锦秀很清楚的明白,至于能回报什么,更是简单明了,他自己所能回报的就是在一次次的科举考试中,步步高升,随之提升谢氏一族的地位和名声。
  “不了,明天咱们就要前去府城,今天就先去肉铺买些肉和猪脚,再去糕点铺子给我爹娘买上两件点心!回家咱们都好好吃上一顿。”谢锦秀舒出来一口气,似乎想把心中陡然间被方先生提升起来的压力放松掉。
  这次的应对,虽然让方先生很满意,但是同样也滋生了他的野心,可能是案首的名次获得,让作为他蒙师的方先生生出来几分争胜之心,居然写了封松韵书院的推荐信,打算让谢锦秀过了府试后就去就读松韵书院。
  推荐信只有推荐的作用,要想进入松韵书院学习,还需要进行考试,这算是科举考场的以外的一场无硝烟的大战场,松韵书院位于府城城郊,是古宋国第一书院,每次的科举会试几乎囊括了前三,所以无论是京城还是偏远的学子,都以能去松韵书院读书为骄傲,而这也是进入官场前很好结交人脉的地方。
  听了方先生的讲解,谢锦秀自然的生出来几分想去的心思,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在前世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对于官场不清楚,甚至连办公室竞争都没有参与过,要想在这古代的官场混下去,以他现在的能力,无非就是去送菜。
  世家子弟从三四岁就开始培养,而贫家子难出贵子,在古宋国不是说说的,是真的出头难,好的典籍,外面的书店是买不到的,是有专门的传承,大多掌握在世家,虽然谢锦秀知道自己图书馆里的图书也很多,但是没有和本土的儒林碰撞过,谢锦秀很难保证自己的所学会不会在这方世界离经叛道。
  这么一路想着心事,谢家云就把各种谢锦秀吩咐的东西买齐,作为有过几年学徒小厮经验的他,不但东西买的的又好,同等的金钱下,也知道怎么买的最多,短短时日,谢锦秀已经把谢家云当做了自己的左右手,至于说管家,还没有独立成家的谢锦秀,暂时还没这样的想法。
  “三叔,抱歉,刚刚我自作主张,多买了些甘草等药包。”谢家云拿出装着银两的荷包递还给谢锦秀,那边还赶着牛车。
  “剩下的,你拿着,你不是会记录账本么?每个月给我报账一次就好,如果银两不够,你再从我这里支取!”谢锦秀直接把荷包推了回去,每次来回的给钱,也让谢锦秀觉着麻烦,而最近家里水车的推出,倒是让谢锦秀的荷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谢明陈宠谢锦秀不弱于李氏,自从别的村子看着水车的威力后,加上谢明陈的水田长势喜人,附近的村落很多都来求定做,一时之间,让谢锦秀想要改善家里情况的想法,倒是提前了完成了,甚至是超额完成了,本来想着水田收获后,才能有个飞跃,现在就有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谢家云仔细的收好荷包,脸上带着真诚的笑,这位看着年纪偏小,实际上还有主意的堂三叔能够信任自己,对他来说,是个好的现象。
  李氏看着谢锦秀买回来的东西,自然是一顿的心疼:“幺儿,你的银两留着自己花销,买这些东西做什么,昨天的肉还剩下半斤,正好给你做红烧肉吃!”
  “点心是孝敬爹娘的,肉和猪脚是给侄儿和哥哥嫂嫂补身子的,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谢锦秀的这些东西,一下子让全家都喜笑颜开。
  当然除了大房,因为大房还没有能够回到堂屋去吃饭,即使做水车因为劳力不够而让大房参与了,但也是只分给他工钱,其他的就别想了。
  “爹,那个,明日三弟就要去府城准备府试了,你看,能不能咱们全家聚聚?”谢锦山试探的问着。
  两边的秧苗对比,已经让谢锦山打消了凭借三亩水田的出息能够回归大家庭的目的,前两天秧苗分穗黄叶,更是成为了压倒谢锦山想要做当家大儿子的心思,现在他就一门心思的不想要再管事了,想要谢明陈把三亩水田收回去,自己再当乖儿子,可是屡屡受挫。
  “爷爷!”谢家成委屈巴巴的看着站在谢锦秀身后的谢家云,都怪这个云哥,要不然明天能跟着三叔去府城的就是他。
  “三叔!”谢家成看着爷爷谢明陈只是闷着头不说话,不由得把视线投向了谢锦秀。
  谢锦秀温温一笑:“爹,都是一家人,明日我就启程去府城,就让咱们一家先热热闹闹,为我践行,可以么?”
  听着谢锦秀的意思,谢明陈心里倒是知道家庭和睦名声对幺儿的重要性,于是他点点头:“就这一顿,明天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
  其实这两日少了三亩以前的水田,多了十亩新水田,地看着多了,但是活反而少了,这让以前不但要养着三房,还要给谢锦秀攒学费的谢明陈觉着轻松了一些,前后的工作量几乎差不多,这让谢明陈都不可思议。
  而放手了一个儿子后,加上有了水车的入项,家里的经济也松快起来,倒是让谢明陈想的更多,这样的出息,要是没有了老大家和老二家,就自己老两口和老三,那日子不知道有多么滋润呢!完全就没有必要压着两个儿子苦哈哈的给老儿子攒路费学费了,所以第一次谢明陈有了想要分家的念头。
  “谢谢爹,谢谢三弟!”谢锦山那叫一个开心,他以为这是回归家庭的预兆,殊不知这是谢明陈慢慢想要分家的开始。
  而谢家成他们小辈也很开心,自从被分出来单独吃饭后,奶奶那边做的好吃的,就没有了大房的份,每天看着谢家菊他们吃香的喝辣的,还跟着三叔吃肉,谢家成他们都委屈巴巴的,觉着他们爹真是个大傻子。
  做了谢锦秀的书童,谢家云自然要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要跟随左右的,所以饭食什么的也是在谢家吃。
  红烧肉,红烧猪蹄,水田里三个巴掌大的草鱼鲤鱼,干煸的小鱼仔,豆腐炖菘菜等等,把谢家成他们看得是口水直流,只是爷爷没有动筷子,他们都乖乖的坐着。
  “明日三儿去府城,我是这样想的,让你二哥也跟着你们一起去!”谢明陈突然开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