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个笔法!”童知县下了轿子,一眼就看着了谢宅两个字,还十分的喜欢。
  “听闻谢家公有一子,名为锦秀,这小公子,看来所言非差,书画双绝,天资好,从这手字上就能看出来一二。”童知县口中夸赞着,作为一个入了皇帝眼中的童生,不出意外,科举之路就要青云直上,童知县虽然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但是想想趁着人式微时结交一下,总是好的。
  “多谢大人夸赞,小儿在竹庐读书,我已经让人去叫来拜见大人,应该不时就到!”谢明陈赶忙说着。
  一进入院子,众人就在一进的厅堂中坐了下来,然后童知县和他们寒暄了几句,就说着正事:“京中宣使官不日便到,所以诸位要做好迎接准备,以及准备接旨之物,香案…”
  里正等人一听,则慌忙开始记着。
  “恭喜诸位,不无意外,谢家村将会免赋税徭役三年。”说着童知县就端起来茶碗抿了一口茶,“你们当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怎么个早做打算,大家都突然有些不太明白了,但是里正和谢信互相一对视,就见里正站起来拱手行礼:“我谢家村等众位村民,都感念大人恩德。”
  听了这话,童知县就知道这明白人是听懂了,所以他就含笑不语。
  谢锦秀回来的时候,童知县正好和众位族老在喝酒,他看着赶忙直接向前躬身行礼:“学生见过童师!”
  “免礼免礼,哈哈,好个锦秀公子,你就是本次县试案首,本官可是记得你!”童知县笑看着这个少年书生,俊逸华美如一块美玉,若不是自己官职太低,此时真想收下这个学生。
  “童师县试主笔点名,学生感激不尽!”谢锦秀再次的一拜,让童知县笑的开怀,一时间,更是宾主尽欢。
  童知县离开谢家村后,村里就是繁忙的准备,不知道宣使官什么时候到来,谢家和族人都急急忙忙的为着做准备工作,附近的山地能开垦的马上开垦出来去县衙里面立了地契,附近能从别人那里买回来的田地,也都尽量买了回来,一时间谢家村原来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一倍不止,可是把周围的村子羡慕的厉害,什么时候谢家村如此财大气粗了?
  如此忙忙碌碌,终于在童知县离开的第十四日,他又带着宣使官再次来到谢家村,因为各种接旨准备都已经提前预备好,所以里正带领的村民一点也不显的忙乱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流水县桥头镇谢家村,地出祥瑞,山涌甘泉,稻花之处生吉鱼,日日呈跃龙门之姿,瑞龙既出,天感降祥,天子封赏!”
  宣使官开始向后面挥挥手,就看着一个个宦官和官差托着盖着红色绸缎的东西出现。
  “赏瑞龙雕座一,镇谢家村气运。”
  “赏谢家村免除赋税徭役三年!赐祥瑞名纸。”
  “赏水车敬献良民谢明陈,黄金百两,名晋乡老。”
  “赏祥瑞画作谢锦秀,笔墨纸砚一套,青罗书生衫一件。”
  “赏…”
  一番封赏下来,可谓是满村皆喜,没想到出祥瑞的人家是谢明陈家里,可是却是惠及乡邻和族人。
  里正带着谢信等人把圣旨小心翼翼的请回了祠堂,供奉起来,这接旨仪式才算是结束。
  “童知县治下有方,这偏远小村,果然是这般人杰地灵,不简单啊!”宣使官,是礼部尚书胡伟丛的副手,所以一点也不会为难童知县,一路上两人相谈甚欢。
  “下官谢过大人!能得大人一番夸奖真是三生有幸,哎,大人,这便是祥瑞所出之家,那边便是您说的京中传言的谢家麒麟子,锦秀公子。”童知县看着谢锦秀过来了,拉着谢锦秀就介绍了。
  “锦秀文章,书画双绝,谢公子?”宣使官显然有些认识谢锦秀,这让谢锦秀有点奇怪。
  “学生见过大人,锦秀文章,书画双绝,学生想来不是!”谢锦秀连忙否定,自己可是老老实实的没有出村,更是没有去过京城。
  “谢家小公子,人不在京城,但是已经扬名京城,宾云楼可是挂着小公子的稻香鱼图,公子名讳可谓是如雷贯耳,不知道可否赠与本官一副画作?”宣使官确实是看过那稻香图,虽然书画看着还有些稚嫩,但是独辟蹊径,加上画者年纪还小,加上出了敬献祥瑞的事,自然名声远播。
  “大人若是不嫌弃,学生真是三生有幸!”谢锦秀一听着宾云楼,就知道是王具他们把画挂了出去,这么一想,也许并不是坏事,毕竟要考科举基本就要在考前扬名,现在只当是提前吧。
  稻米水车和稻香鱼做的干货,都装到了车上,谢锦秀这里则作画两副给了宣使官,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宣使官更是开心,他已经想好了,其中一副自己留着,另外一副就敬献给武帝,他可是注意到武帝对于这样的画作很感兴趣。
  十里八乡的,知道谢家村成为了祥瑞村后,都简直不敢相信,从祖上到现在,什么时候谢家村里出现过祥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