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娇美人海岛养萌娃 第30节(3 / 4)
下午铁蛋照旧背着书包去上学。
赵春花拾掇好要去老卫家,林蔓心里痒痒,也想跟着去看看,毕竟她穿过来这么长时间,还没见过乡下操办的喜宴是啥样呢,小妞妞刚睡醒,亦步亦趋跟着婶婶,婶婶去哪儿她去哪儿。
老太太看一大两小眼巴巴望过来,可怜巴巴的模样,不由得笑骂,“想去就跟着去呗,这是干啥?”
林蔓就笑眯眯领着小团子同老太太一块儿去了老卫家。
卫建军家离老陆家不远,这是今年村里入秋后的第一场喜事,加上老支书在村里的威望,河溪村几户全村的人都来老卫家帮忙了。
老支书家一片喜气欢腾,后喜宴他们自家板凳碗筷不够用,附近的几家邻居有桌椅板凳的都扛了来过来,离得远些的人家也抱着碗筷杯碟来帮忙。
赵春花把自家那套细白瓷的雕花茶壶、茶杯,拿来给老卫家添喜气。
卫建军老娘见了,喜的眉开眼笑,两手在围裙上蹭了蹭,亲自沏了两碗麦乳精,端来给赵春花一家喝。
林蔓出门前喝了凉茶,并不口渴,谢了卫建军老娘,用小勺一口口给小妞妞喝。
小团子平时在家也常喝麦乳精,咂巴咂巴小嘴说甜津津的,让奶跟婶婶也喝。
卫建军老娘见了直夸,说小妞妞懂事。
小团子摆摆小胖手,小奶音脆生生的,“卫奶奶,我哥哥也是懂事的好宝宝哟。”
这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惹的一屋子人哄堂大笑。
小妞妞挠挠脑袋瓜,很疑惑那些奶奶跟姨姨们笑什么,笑的这么开心?
乡下操办婚事儿,都是男爷们负责搭喜棚,妇女小媳妇儿的帮着洗切煮饭。
老卫家条件好,陈静家更是就她一个闺女,陈父陈母一个月当老师赚的钱儿,月月攒下二十来块,这十来年光是给陈静攒下的嫁妆钱就不少钱了,如今闺女出嫁,陈家给的陪嫁有一台闪亮亮的飞人牌缝纫机,还有一张双人床,一张精巧的梳妆台,两床红绸缎被子,全套的床单枕头,上头扎着大红花,提前用拖拉机拉了来,放在装修一新的新房里,满满当当、整整齐齐摆在新房里。
按照村里的习俗,婚礼前后这几天新房也不关门,就这么敞亮开着,让来帮忙的乡里乡亲们看看新进门的媳妇儿娘家给的陪嫁。
当然了,卫建军夫妻俩都在县城中学当老师,学校也分了房子,婚后自然不会住在老家。
这就是拿出来走个流程,等婚礼过了,人家再拉到县城家属楼去。
陈家的陪嫁别说在村里,就是在县城那也能拿的出手。
村里的老太太小媳妇儿,都过来瞧瞧新嫁娘的陪嫁。
家里有闺女,疼闺女的人家就看的各位仔细,自家有闺女,就想看着城里姑娘的陪嫁是什么样子,等自家闺女出嫁的时候,给备的嫁妆丰厚些,家里也显得体面不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老天爷哎,这老陈家咋就这么大手笔,又是缝纫机又是家具大红被的,在乡下别说是缝纫机了,就是有姑娘陪嫁个暖水瓶,再做身新衣裳,加一个搪瓷红双喜洗脸盆就是很不错的了,哪里还有老陈家这样的?
这不是嫁闺女吧,就是村里娶媳妇儿也没这么阔气的啊。
老卫家在村里算是排前三吧,这年头娶媳妇的三十六条腿儿,加上城里新兴的三转一响,就买了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人老陈家陪嫁的,那收音机不是也没凑齐?
嗨,嫁个闺女罢了,没必要那么隆重。
*
举办婚礼这天,老卫家小院里人声鼎沸,屋里屋外窗户纸上都贴上了大红的喜字,一大早的林蔓还在被窝里酣睡,村里头就响起了震天响的鞭炮声,紧接着就是喜庆的唢呐声,看样子老卫家进城迎新媳妇儿的拖拉机回来了。
大抵村里有喜事儿,除了娶新媳妇儿的人家,最快活的就是村里这群小屁孩了。 ↑返回顶部↑
赵春花拾掇好要去老卫家,林蔓心里痒痒,也想跟着去看看,毕竟她穿过来这么长时间,还没见过乡下操办的喜宴是啥样呢,小妞妞刚睡醒,亦步亦趋跟着婶婶,婶婶去哪儿她去哪儿。
老太太看一大两小眼巴巴望过来,可怜巴巴的模样,不由得笑骂,“想去就跟着去呗,这是干啥?”
林蔓就笑眯眯领着小团子同老太太一块儿去了老卫家。
卫建军家离老陆家不远,这是今年村里入秋后的第一场喜事,加上老支书在村里的威望,河溪村几户全村的人都来老卫家帮忙了。
老支书家一片喜气欢腾,后喜宴他们自家板凳碗筷不够用,附近的几家邻居有桌椅板凳的都扛了来过来,离得远些的人家也抱着碗筷杯碟来帮忙。
赵春花把自家那套细白瓷的雕花茶壶、茶杯,拿来给老卫家添喜气。
卫建军老娘见了,喜的眉开眼笑,两手在围裙上蹭了蹭,亲自沏了两碗麦乳精,端来给赵春花一家喝。
林蔓出门前喝了凉茶,并不口渴,谢了卫建军老娘,用小勺一口口给小妞妞喝。
小团子平时在家也常喝麦乳精,咂巴咂巴小嘴说甜津津的,让奶跟婶婶也喝。
卫建军老娘见了直夸,说小妞妞懂事。
小团子摆摆小胖手,小奶音脆生生的,“卫奶奶,我哥哥也是懂事的好宝宝哟。”
这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惹的一屋子人哄堂大笑。
小妞妞挠挠脑袋瓜,很疑惑那些奶奶跟姨姨们笑什么,笑的这么开心?
乡下操办婚事儿,都是男爷们负责搭喜棚,妇女小媳妇儿的帮着洗切煮饭。
老卫家条件好,陈静家更是就她一个闺女,陈父陈母一个月当老师赚的钱儿,月月攒下二十来块,这十来年光是给陈静攒下的嫁妆钱就不少钱了,如今闺女出嫁,陈家给的陪嫁有一台闪亮亮的飞人牌缝纫机,还有一张双人床,一张精巧的梳妆台,两床红绸缎被子,全套的床单枕头,上头扎着大红花,提前用拖拉机拉了来,放在装修一新的新房里,满满当当、整整齐齐摆在新房里。
按照村里的习俗,婚礼前后这几天新房也不关门,就这么敞亮开着,让来帮忙的乡里乡亲们看看新进门的媳妇儿娘家给的陪嫁。
当然了,卫建军夫妻俩都在县城中学当老师,学校也分了房子,婚后自然不会住在老家。
这就是拿出来走个流程,等婚礼过了,人家再拉到县城家属楼去。
陈家的陪嫁别说在村里,就是在县城那也能拿的出手。
村里的老太太小媳妇儿,都过来瞧瞧新嫁娘的陪嫁。
家里有闺女,疼闺女的人家就看的各位仔细,自家有闺女,就想看着城里姑娘的陪嫁是什么样子,等自家闺女出嫁的时候,给备的嫁妆丰厚些,家里也显得体面不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老天爷哎,这老陈家咋就这么大手笔,又是缝纫机又是家具大红被的,在乡下别说是缝纫机了,就是有姑娘陪嫁个暖水瓶,再做身新衣裳,加一个搪瓷红双喜洗脸盆就是很不错的了,哪里还有老陈家这样的?
这不是嫁闺女吧,就是村里娶媳妇儿也没这么阔气的啊。
老卫家在村里算是排前三吧,这年头娶媳妇的三十六条腿儿,加上城里新兴的三转一响,就买了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人老陈家陪嫁的,那收音机不是也没凑齐?
嗨,嫁个闺女罢了,没必要那么隆重。
*
举办婚礼这天,老卫家小院里人声鼎沸,屋里屋外窗户纸上都贴上了大红的喜字,一大早的林蔓还在被窝里酣睡,村里头就响起了震天响的鞭炮声,紧接着就是喜庆的唢呐声,看样子老卫家进城迎新媳妇儿的拖拉机回来了。
大抵村里有喜事儿,除了娶新媳妇儿的人家,最快活的就是村里这群小屁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