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良缘 第42节(3 / 4)
楚琰此话一出,当即得了苏云轴一个白眼,情急之下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连忙反驳道:“你定北王确实俊美非凡,英勇神武,但很遗憾,本公子也不好那一口。”
“谁知道呢?”楚琰嗤笑,故意揪着这个话题就往苏云轴身上扯,“你跟我年纪相仿,至今不肯娶妻,身边也不见固定往来的红颜知己,若说没一点问题,谁信?”
苏云轴:……
“行,本公子懒得跟你争,你说什么便是什么吧!”苏云轴自暴自弃,转而换了个话题,询问楚琰道:“哎,你家王妃娘娘突然多了个表哥,你慌不慌?”
“本王有什么可慌的?那彭长兴能有本王厉害?再者,芊芊是本王明媒正娶的正妻,她心里只有我,至于彭长兴……”
楚琰顿了顿,客观评价道:“年少时喜欢个姑娘很正常,不过本王观其行事坦荡磊落,想必已经过去了,今日他提及自己未婚妻,满眼笑意,想来对那姑娘很满意,我等当诚心祝福,没必要揪着没影的事不放。”
“也是,出门在外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苏云轴点点头,心中不禁有些感叹。
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成家了,只剩下他还在与安宁郡主斗法僵持,谁也不退让,也不知道自己几年坚持到底对不对?
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再坚持最后一年,若还是想不明白他就妥协回京,毕竟郡主也等了他这么多年,他再混,也没有道理浪费人家姑娘那么多年清楚不负责。
或许成亲并没他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每一对夫妻间相处都各有不同,也会存在不一样的幸福日子。
…………
有定北王在背后撑腰,彭长兴顾虑骤减,开始放手大干,仅用两个月多时间,就在西北经商圈子里站稳了脚跟,开始稳中有升赚取利润。
如今已至十月底,整个西北地区都处于寒冬之中,四处白雪皑皑,北风呼啸,使得刚起步的生意又慢慢消沉下去了。
此等情况都在彭长兴的预料之中,经过两个多的摸索,他几乎摸清楚西北的情况,决定暂停走货,回京成亲,将自己终身大事解决好,再继续出来闯荡。
楚琰也知寒冬不利于走货行商,便与赵锦芊商议过后,在彭长兴回京前在王府给他办了送行宴,顺便麻烦他帮忙打听京城的一些情况。
“本王在京城有好几个线人,只是近来收到的密信各有不同,京城内许有变故。他们身份地位有限,所得也有限,本王就想试试别的渠道,你可愿帮这个忙?”
楚琰最近给晋元帝去了好几封信,回信皆很慢,这是以往不曾出现的情况。
因此,他也怀疑中间出了什么问题,这些天便没外往京城送信。
“王爷若需要,草民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好,那就有劳彭公子了。”楚琰将信物递给彭长兴,嘱咐他遇到问题可找线人求助。
十一月初一,彭家一行人冒着风雪离开樊城,担心出问题,楚琰还特意派人一路将他们送出西北地界。
本以为这一别再见便是来年,谁曾想彭长兴一行刚离开樊城没几日,就有谕令降临樊城王府。
“万寿在即,朕夜里突梦贤侄,一晃十余载,时常想念,特召贤侄回京述职,克日启程,不得有误。”
谕令上短短几句话展示出晋元帝传召楚琰的迫切,以梦境为由显然不太能站住脚,这也更加肯定了楚琰的猜测。
他神情严肃地将此事告知赵锦芊,让她安排人手,尽快收拾好行礼。
“既然挂了万寿节名头,还得你我夫妻同行,只是京城恐怕有些变故,明日我骑马带小队先行入京,留下长丰带队护送你们一行,不必着急赶路,只需在万寿节之前到京即可。”
“王爷……”赵锦芊欲言又止。
楚琰捏了捏赵锦芊耳垂,看似随意地笑道:“话虽如此,但也不必太过担心,圣上正值壮年,英明神武非昏君,出不了大问题,此番召我回京,也是在为将来做打算。”
蒙国、西州国新败,对大齐俯首称臣,边境起码能安稳好几年,边境离了主帅暂时也不会有大问题。 ↑返回顶部↑
“谁知道呢?”楚琰嗤笑,故意揪着这个话题就往苏云轴身上扯,“你跟我年纪相仿,至今不肯娶妻,身边也不见固定往来的红颜知己,若说没一点问题,谁信?”
苏云轴:……
“行,本公子懒得跟你争,你说什么便是什么吧!”苏云轴自暴自弃,转而换了个话题,询问楚琰道:“哎,你家王妃娘娘突然多了个表哥,你慌不慌?”
“本王有什么可慌的?那彭长兴能有本王厉害?再者,芊芊是本王明媒正娶的正妻,她心里只有我,至于彭长兴……”
楚琰顿了顿,客观评价道:“年少时喜欢个姑娘很正常,不过本王观其行事坦荡磊落,想必已经过去了,今日他提及自己未婚妻,满眼笑意,想来对那姑娘很满意,我等当诚心祝福,没必要揪着没影的事不放。”
“也是,出门在外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苏云轴点点头,心中不禁有些感叹。
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成家了,只剩下他还在与安宁郡主斗法僵持,谁也不退让,也不知道自己几年坚持到底对不对?
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再坚持最后一年,若还是想不明白他就妥协回京,毕竟郡主也等了他这么多年,他再混,也没有道理浪费人家姑娘那么多年清楚不负责。
或许成亲并没他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每一对夫妻间相处都各有不同,也会存在不一样的幸福日子。
…………
有定北王在背后撑腰,彭长兴顾虑骤减,开始放手大干,仅用两个月多时间,就在西北经商圈子里站稳了脚跟,开始稳中有升赚取利润。
如今已至十月底,整个西北地区都处于寒冬之中,四处白雪皑皑,北风呼啸,使得刚起步的生意又慢慢消沉下去了。
此等情况都在彭长兴的预料之中,经过两个多的摸索,他几乎摸清楚西北的情况,决定暂停走货,回京成亲,将自己终身大事解决好,再继续出来闯荡。
楚琰也知寒冬不利于走货行商,便与赵锦芊商议过后,在彭长兴回京前在王府给他办了送行宴,顺便麻烦他帮忙打听京城的一些情况。
“本王在京城有好几个线人,只是近来收到的密信各有不同,京城内许有变故。他们身份地位有限,所得也有限,本王就想试试别的渠道,你可愿帮这个忙?”
楚琰最近给晋元帝去了好几封信,回信皆很慢,这是以往不曾出现的情况。
因此,他也怀疑中间出了什么问题,这些天便没外往京城送信。
“王爷若需要,草民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好,那就有劳彭公子了。”楚琰将信物递给彭长兴,嘱咐他遇到问题可找线人求助。
十一月初一,彭家一行人冒着风雪离开樊城,担心出问题,楚琰还特意派人一路将他们送出西北地界。
本以为这一别再见便是来年,谁曾想彭长兴一行刚离开樊城没几日,就有谕令降临樊城王府。
“万寿在即,朕夜里突梦贤侄,一晃十余载,时常想念,特召贤侄回京述职,克日启程,不得有误。”
谕令上短短几句话展示出晋元帝传召楚琰的迫切,以梦境为由显然不太能站住脚,这也更加肯定了楚琰的猜测。
他神情严肃地将此事告知赵锦芊,让她安排人手,尽快收拾好行礼。
“既然挂了万寿节名头,还得你我夫妻同行,只是京城恐怕有些变故,明日我骑马带小队先行入京,留下长丰带队护送你们一行,不必着急赶路,只需在万寿节之前到京即可。”
“王爷……”赵锦芊欲言又止。
楚琰捏了捏赵锦芊耳垂,看似随意地笑道:“话虽如此,但也不必太过担心,圣上正值壮年,英明神武非昏君,出不了大问题,此番召我回京,也是在为将来做打算。”
蒙国、西州国新败,对大齐俯首称臣,边境起码能安稳好几年,边境离了主帅暂时也不会有大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