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反派一家的后妈 第27节(2 / 4)
等把两人都骂了一遍,老大明显消气了很多,孙瑾才笑了下对老大说:“你也别太气,老二也不是那种一点拎不清的人,他和那孩子玩,肯定人家也有吸引他的地方。那是从城里来的孩子,你们还能互相学习呢。再说,老二平时也都有分寸的,我估计都玩了有一阵了,被你逮到,是因为你是他亲哥,多了解他啊。老二也是个聪明蛋,油着呢。”
听了孙瑾说的话,老大面上也有些别扭,因为她知道,孙瑾说的也是事实。
看到老大面色软和了不少,孙瑾推了推老二:“快去给你哥道歉,一会儿我们吃晚饭了。”
老二听话,跑去老大那,跟着老大说了:“哥,是我不好,我做的不对。我不该这么做,也不该带着秋秋,还让她给我打掩护。”
“行了,你自己知道分寸,别被人家看见,我也说你什么。”老大这话说的还真挺有小大人的风范的。
孙瑾乐呵呵的,把在那边玩乌龟翻身的老四抱起来,带着家里四个孩子去了堂屋,慢条斯理吃起了晚饭。等吃完了,孙瑾寻思牛棚那边最近估计要吃完断粮了,就从老大老二老三那边又要了点物资,趁着晚上给牛棚那里送过去。
过去了这么些日子,牛棚的四个人也渐渐习惯了在程家村的日子。村长给他们的活计不算重,都是一天能够完成的量。也不是那种特别累的活,年纪最大的就让他放牛,天天牵着牛出去吃草。一看就懂医术的那个被分配去了赤脚医生那。赤脚医生会的还没他多,反倒是让赤脚医生尊重他来。年轻的那个则跟着种地,但念在年纪大的份上,活要少一些。
还没到分工分的时候,还会给他们一点应急粮。
村长是个好人,但背后还有孙瑾的推波助澜。她特意点播的村长,把锅还甩在了程文奕身上。她旁敲侧击说:“文奕说城里下放的这些人吧,有些还挺有本事的。有的是教大学的,有的是老医生呢,村长你先问问看,万一真有会医术的呢?咱们村那赤脚大夫,连个头疼脑热都治不好的……”
村长听进了心里,问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大夫。还是京城什么大医院的,这下可好,直接让他跟着赤脚医生去。
孙瑾一开始也不知道赤脚医生是啥,穿越过来才了解到。赤脚医生就是没经过专业培训、但是在村里行医、农村户口,半医半弄的人。那一个“没经过专业训练”把孙瑾吓得半死,他们这一大家子人,总不能一辈子不生病吧!
第57章 桃子
孙瑾也不是无的放矢, 她和村长说那些话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那三个老头子里面有个老中医。她去第三次的时候,那老中医就忍不住问她:“姑娘, 你给的驱蛇粉里面还有两味中药是什么, 我没闻出来。”
她咋个会知道啊?
孙瑾有些懵了,系统出品的东西也没给个成分表什么的,她又不是学医的,还能知道这些东西?但是直接说“不知道”有点丢脸,孙瑾也不想说话, 让他们记得自己的声音。于是她摆了摆手, 直接跑路。
但是那老人家开口那句话, 反而让孙瑾知道了:哦, 有个中医!
再想到村子里面那赤脚医生,孙瑾可不想回头感冒发烧了他给自己开一副泥巴水给自己喝。真不是孙瑾有被害妄想症,是原身的记忆里, 她们村子那边的赤脚医生, 还真干过这样的事情!
于是孙瑾就旁敲侧击, 让村长去问。因为之前知青点的事情, 让村长意识到孙瑾这人还真聪明, 有点小智慧在身上的。他再听孙瑾那么一说, 哎,还真是, 有那么几分道理。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跑去问了,真没想到,还真有一个医生。
村子里的人, 本来还不满意这三个下放的待遇这么好。但是冬春交际,一时冷热不定的。村子里面的小孩吃的又不好, 一个个营养不良那样,特别容易感冒发烧。有个发烧烧起来脸都红得和猴子屁股一样的小孩,带到那老中医面前一看,就酒往身上一擦,药那么一喝,温度立马降下来不少。
老中医嘱咐快点带去城里看病,那家人抱着孩子就去了。到医院里,也没干啥,就打个针、喝点药就好了。城里医生还说呢:“还好你们提前做过处理了,不然这么冷的天你们一路抱过来也晚了,孩子脑袋都能被烧糊掉。”
后面还有一些小毛小病的,甚至有些年纪大的有些陈年旧疾的,老中医都能给调理调理。村里是没有药的,他给了药方,让村里人去镇上抓点回来,他还能自己煮了给他们喝。这一下,村子里的人对三个老头改观不少,知道这是了不得的大夫。
甚至有村里人说呢:“我可听村长说了,那可是京城什么大医院的老大夫呢,搁古代,都是御医,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哪里看得到啊。”
“嘿,还别说。还是他们有福气,到了我们村里来,村长有眼光、把他本事给瞧出来了,这才能让他接着行医的。我听说隔壁村子里还有个什么教授、那可是古代教状元的,都被磋磨的够呛。”
孙瑾搁旁边嗑瓜子嗑得起劲,老三老四在她面前和其他村子里的小孩一起玩。老四已经能慢慢走动了,村子里的孩子最喜欢逗他,让他快点往自己这边来。老四有的时候走得急了,左脚拌右脚,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
大多数时候摔得不算疼,这天还不算太暖和,他身上还穿得厚实着,摔了也不疼,就是衣服会弄脏。孙瑾是不咋洗的,但是这种厚衣服老大洗不动、天气冷水又凉,她就堆起来,等程文奕回来洗。程文奕放假了肯定要回来的,还说要跟自己去领证呢。
摔得不重,老四就乐呵呵从地上爬起来,屁颠屁颠往小孩那边接着去。
要是摔得重了,他会先愣神愣一会儿,意识到自己疼了,立马瘪着小嘴,一边喊着“妈、妈”一边往孙瑾那边跑。一开始听几个孩子喊“妈”的时候,其他大小媳妇儿听着都挺愣的。村里只有喊“娘”的,哪有喊“妈”的。
她们也问了孙瑾,孙瑾当时就吹起来了:“这是文奕让他们喊的,说城里都这么喊。他要是安定了,就把我们都带到城里去。到时候要是还喊娘那多土啊。但再改口,纠正不过来,干脆现在就直接喊妈了。”
孙瑾选择吹牛,不然说实话“我就是不乐意听娘觉得土才让他们喊妈的”,那不是要被村里人埋汰她吗?
听了孙瑾说的,她们都有些羡慕了。别的不说,不管什么时候,城里几乎都是村里羡慕的对象。他们都知道,城里是商品粮,还有工作呢。看程文奕就知道了,只要能在城里找个工作,那工资不是大把大把往家里拿吗? ↑返回顶部↑
听了孙瑾说的话,老大面上也有些别扭,因为她知道,孙瑾说的也是事实。
看到老大面色软和了不少,孙瑾推了推老二:“快去给你哥道歉,一会儿我们吃晚饭了。”
老二听话,跑去老大那,跟着老大说了:“哥,是我不好,我做的不对。我不该这么做,也不该带着秋秋,还让她给我打掩护。”
“行了,你自己知道分寸,别被人家看见,我也说你什么。”老大这话说的还真挺有小大人的风范的。
孙瑾乐呵呵的,把在那边玩乌龟翻身的老四抱起来,带着家里四个孩子去了堂屋,慢条斯理吃起了晚饭。等吃完了,孙瑾寻思牛棚那边最近估计要吃完断粮了,就从老大老二老三那边又要了点物资,趁着晚上给牛棚那里送过去。
过去了这么些日子,牛棚的四个人也渐渐习惯了在程家村的日子。村长给他们的活计不算重,都是一天能够完成的量。也不是那种特别累的活,年纪最大的就让他放牛,天天牵着牛出去吃草。一看就懂医术的那个被分配去了赤脚医生那。赤脚医生会的还没他多,反倒是让赤脚医生尊重他来。年轻的那个则跟着种地,但念在年纪大的份上,活要少一些。
还没到分工分的时候,还会给他们一点应急粮。
村长是个好人,但背后还有孙瑾的推波助澜。她特意点播的村长,把锅还甩在了程文奕身上。她旁敲侧击说:“文奕说城里下放的这些人吧,有些还挺有本事的。有的是教大学的,有的是老医生呢,村长你先问问看,万一真有会医术的呢?咱们村那赤脚大夫,连个头疼脑热都治不好的……”
村长听进了心里,问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大夫。还是京城什么大医院的,这下可好,直接让他跟着赤脚医生去。
孙瑾一开始也不知道赤脚医生是啥,穿越过来才了解到。赤脚医生就是没经过专业培训、但是在村里行医、农村户口,半医半弄的人。那一个“没经过专业训练”把孙瑾吓得半死,他们这一大家子人,总不能一辈子不生病吧!
第57章 桃子
孙瑾也不是无的放矢, 她和村长说那些话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那三个老头子里面有个老中医。她去第三次的时候,那老中医就忍不住问她:“姑娘, 你给的驱蛇粉里面还有两味中药是什么, 我没闻出来。”
她咋个会知道啊?
孙瑾有些懵了,系统出品的东西也没给个成分表什么的,她又不是学医的,还能知道这些东西?但是直接说“不知道”有点丢脸,孙瑾也不想说话, 让他们记得自己的声音。于是她摆了摆手, 直接跑路。
但是那老人家开口那句话, 反而让孙瑾知道了:哦, 有个中医!
再想到村子里面那赤脚医生,孙瑾可不想回头感冒发烧了他给自己开一副泥巴水给自己喝。真不是孙瑾有被害妄想症,是原身的记忆里, 她们村子那边的赤脚医生, 还真干过这样的事情!
于是孙瑾就旁敲侧击, 让村长去问。因为之前知青点的事情, 让村长意识到孙瑾这人还真聪明, 有点小智慧在身上的。他再听孙瑾那么一说, 哎,还真是, 有那么几分道理。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跑去问了,真没想到,还真有一个医生。
村子里的人, 本来还不满意这三个下放的待遇这么好。但是冬春交际,一时冷热不定的。村子里面的小孩吃的又不好, 一个个营养不良那样,特别容易感冒发烧。有个发烧烧起来脸都红得和猴子屁股一样的小孩,带到那老中医面前一看,就酒往身上一擦,药那么一喝,温度立马降下来不少。
老中医嘱咐快点带去城里看病,那家人抱着孩子就去了。到医院里,也没干啥,就打个针、喝点药就好了。城里医生还说呢:“还好你们提前做过处理了,不然这么冷的天你们一路抱过来也晚了,孩子脑袋都能被烧糊掉。”
后面还有一些小毛小病的,甚至有些年纪大的有些陈年旧疾的,老中医都能给调理调理。村里是没有药的,他给了药方,让村里人去镇上抓点回来,他还能自己煮了给他们喝。这一下,村子里的人对三个老头改观不少,知道这是了不得的大夫。
甚至有村里人说呢:“我可听村长说了,那可是京城什么大医院的老大夫呢,搁古代,都是御医,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哪里看得到啊。”
“嘿,还别说。还是他们有福气,到了我们村里来,村长有眼光、把他本事给瞧出来了,这才能让他接着行医的。我听说隔壁村子里还有个什么教授、那可是古代教状元的,都被磋磨的够呛。”
孙瑾搁旁边嗑瓜子嗑得起劲,老三老四在她面前和其他村子里的小孩一起玩。老四已经能慢慢走动了,村子里的孩子最喜欢逗他,让他快点往自己这边来。老四有的时候走得急了,左脚拌右脚,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
大多数时候摔得不算疼,这天还不算太暖和,他身上还穿得厚实着,摔了也不疼,就是衣服会弄脏。孙瑾是不咋洗的,但是这种厚衣服老大洗不动、天气冷水又凉,她就堆起来,等程文奕回来洗。程文奕放假了肯定要回来的,还说要跟自己去领证呢。
摔得不重,老四就乐呵呵从地上爬起来,屁颠屁颠往小孩那边接着去。
要是摔得重了,他会先愣神愣一会儿,意识到自己疼了,立马瘪着小嘴,一边喊着“妈、妈”一边往孙瑾那边跑。一开始听几个孩子喊“妈”的时候,其他大小媳妇儿听着都挺愣的。村里只有喊“娘”的,哪有喊“妈”的。
她们也问了孙瑾,孙瑾当时就吹起来了:“这是文奕让他们喊的,说城里都这么喊。他要是安定了,就把我们都带到城里去。到时候要是还喊娘那多土啊。但再改口,纠正不过来,干脆现在就直接喊妈了。”
孙瑾选择吹牛,不然说实话“我就是不乐意听娘觉得土才让他们喊妈的”,那不是要被村里人埋汰她吗?
听了孙瑾说的,她们都有些羡慕了。别的不说,不管什么时候,城里几乎都是村里羡慕的对象。他们都知道,城里是商品粮,还有工作呢。看程文奕就知道了,只要能在城里找个工作,那工资不是大把大把往家里拿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