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映之道:“主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征兵。”
  云渊道:“早春征兵,训练一年也可堪用了。但是这些新兵没有实战经验,恐怕不是北宫达熊豹营的的对手。”
  谢映之道:“新兵不需要参与北伐之战,对付虞策、张繇之流足够了。”
  萧暥立即明白了,他和北宫达大战之际,豫州虞策,渑州张繇这些个诸侯也不得不防。如果他们乘他和北宫达大战之际,袭取他后方,就麻烦了。
  萧暥当即道:“云越。”
  云越闻声立即进门:“主公有何吩咐?”
  “草拟一份征兵草令。”
  “主公且慢。”云渊道,“这份征兵令还是由我执笔罢。”
  萧暥微微一摔,云先生啊,云越怎么说也是你亲自教出来的孩子,对他有点信心好不好?
  虽然这孩子平时思路清奇了点,但一份将军府的征兵令,他还能写成征婚令?
  这也需要家长代笔吗?
  谢映之失笑:“主公,这纸征兵令,还是由云先生执笔、中书台签发比较妥善。否则士林又将说你一昧扩军,穷兵黩武。”
  云渊补充道:“谢先生所言及是,不仅是此番,今后我等为备战所做的其他事宜,签署的所有命令,都由中书台下达。阻力会少很多。”
  萧暥不傻,听他们两口径那么一致,显然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云渊道:“主公若以将军府之名颁布此令,就有以军令凌驾政令之嫌,进而会引起士林不满,非议主公。”
  萧暥觉得罢,他们只有一年时间,如果能高效地推行备战的各项命令,他也不介意被骂几句的。
  谢映之看出了他的心思,“这不完全是为避免士林非议。”
  他边说边用抬手将木樨沉香添入初沸的茶炉中,随口漫谈般道:“中书台初建,也需要在签发政令,推行春耕、征兵等一系列实务的过程中,名正言顺地扩张机构,招募署员,发展壮大,进而步步为营,攻城略地。”
  他神情清煦怡然,语气舒缓,在茶香微漾中娓娓道来,说出的话却字字句句扣紧萧暥的心弦。
  扩张机构,步步为营,攻城略地。
  云越问:“攻谁的城,掠谁的地?”
  “自然是盛京系和尚书台。”云渊道,他说着看向谢映之,这么清雅的一个人,谋略起朝局来,风轻云淡之下,却是杀伐决断的手笔。
  谢映之道:“在这一年内,不仅要完成备战,还要将朝政之权全部收拢于中书台,做到四境之内,令出一家。以中书台架空尚书台,唯有如此,大战之际,主公方可全力应对强敌,后顾无忧。”
  萧暥心中豁然:果然是要夺权!
  只是刚才被谢映之清宁和煦的神态,淡若无物的口吻迷惑了。权力斗争的惊心动魄被他说来,仿佛是茶余之际,闲谈起今岁开春后去哪里观鱼赏花。
  萧暥道:“但尚书台不会坐视被架空,他们必会百般阻挠。”
  “仙弈阁一事后,盛京系折损过半,目前手中已无人可用。应兴不起风浪。”云渊说着看向谢映之。
  谢映之眼神若有所思:“伯恭为他们诊治过,大多数人的伤势需要静养三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在三个月内,他们人手不足,闹不出多大的风浪,只能坐视中书台攻城略地。
  “但杨太宰、柳尚书等诸公毕竟浸润朝局多年,云先生还需谨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