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公主登基了 第123节(2 / 4)
李素节不禁低语:“这么快……”
虽然对两军对阵早有预料,但赵孟清再出奇兵,硬生生将节奏拉近,又打了她们个措手不及。
李素节稳定心绪,怕错过信息,又细细看一遍纸条,有所察觉道:“赵孟清是在并州城攻破后直接前来,岂不是意味着……”
“是。”昭昧道:“应当由他亲自带兵。”
曲芳洲也抿紧了嘴唇。
常说赵孟清出兵,只是统称所有他实际控制的兵马,而非他本人亲临。和曲准相同,他亦是武将出身,能够以青州为基点,一路攻入上京,更是横扫凉、豫、湖、并四州,谁也不会怀疑他的能力。只是他既据上京,便轻易不再亲临险境,唯有攻坚克难时出马,如并州城之战,与即将到来的西城之战。作为霸主,位比诸侯,他的出现无疑会给兵马注入强大的动力。
“调兵三万前往西城。由我亲自带兵。”昭昧语气不容反驳,道:“再自邢州调两万上武兵入交州城,迅速平定全境,确保后路无忧。”
“是。”曲芳洲应声。
命令以最快效率传达,会议解散,只留下昭昧和李素节。
昭昧刚要开口,李素节便道:“我不答应。”
昭昧顿了顿,说:“此战或许艰难。”
李素节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昭昧道:“我若不往,何人能与赵孟清气势相抗?”
李素节道:“既然如此危急,我如何能够不去?”
“我只怕你——”昭昧要说什么,又咽回去:“你得答应我保重自己。”
“我从来惜命得很。况且,”李素节道:“我有旁的顾虑。”
昭昧问:“什么顾虑?”
李素节附耳低语,又退开几分:“倘若祸不单行,我至少能够分忧。”
昭昧不能反驳。
乱世为战,很难说谁必然冲锋在前,而谁必然镇守后方。且有一点,从逃出宫那一刻起,她们从来都走在一起。
赵孟清发兵的消息来得及,却也经几百里路,传到她们手中。事情刻不容缓,军队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向西出征。当她们到达西城时,赵孟清的队伍已经踏过边界,冲入交州,防线一击即溃,他们的队伍向前推进,几日后,与昭昧隔城相望。
赵孟清一路得胜而来,士气正盛,为避其锋芒,昭昧闭门不出,一行人自城头观望敌方军队,心情有些沉重。
赵孟清的人马太多了。围城远远不足,但若正面交锋,她们将陷入被动。这城究竟该怎样守,还需要细细筹谋。
面临如此危机,夜里谁也不能安眠。近三更时,曲芳洲的营帐中仍然亮着烛火。营帐中只她一人,悄无声息,身前桌面上摊开交州地图,圈出了西城,周围各处落着轻浅的笔迹,而另一侧,则放着几张纸页,潦草地涂写着几个名字,曲芳洲手中仍握着笔,却似她的脑袋一样,无凭地一点一点。
夜已经很深了,自远处传来兵甲声,当是战士巡营,而近处,似也有细微声响,如金戈交碰,越来越近,越来越缓,透着屏息凝神的紧绷,却也随着距离的缩短,终于显露出细密交织的步伐。
人,很多人。
他们冲进了曲芳洲的营帐!
风卷进来,烛火微晃。困倦的曲芳洲脑袋一磕,猛然惊醒。几乎同时,刀光雪亮!
曲芳洲陡然睁眼,将欲起身向旁边一翻,另一侧却又迎来锋芒。
眨眼之间,刀出鞘响,将她团团围住,当最后一点睡意消散,一把刀落在她颈上。 ↑返回顶部↑
虽然对两军对阵早有预料,但赵孟清再出奇兵,硬生生将节奏拉近,又打了她们个措手不及。
李素节稳定心绪,怕错过信息,又细细看一遍纸条,有所察觉道:“赵孟清是在并州城攻破后直接前来,岂不是意味着……”
“是。”昭昧道:“应当由他亲自带兵。”
曲芳洲也抿紧了嘴唇。
常说赵孟清出兵,只是统称所有他实际控制的兵马,而非他本人亲临。和曲准相同,他亦是武将出身,能够以青州为基点,一路攻入上京,更是横扫凉、豫、湖、并四州,谁也不会怀疑他的能力。只是他既据上京,便轻易不再亲临险境,唯有攻坚克难时出马,如并州城之战,与即将到来的西城之战。作为霸主,位比诸侯,他的出现无疑会给兵马注入强大的动力。
“调兵三万前往西城。由我亲自带兵。”昭昧语气不容反驳,道:“再自邢州调两万上武兵入交州城,迅速平定全境,确保后路无忧。”
“是。”曲芳洲应声。
命令以最快效率传达,会议解散,只留下昭昧和李素节。
昭昧刚要开口,李素节便道:“我不答应。”
昭昧顿了顿,说:“此战或许艰难。”
李素节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昭昧道:“我若不往,何人能与赵孟清气势相抗?”
李素节道:“既然如此危急,我如何能够不去?”
“我只怕你——”昭昧要说什么,又咽回去:“你得答应我保重自己。”
“我从来惜命得很。况且,”李素节道:“我有旁的顾虑。”
昭昧问:“什么顾虑?”
李素节附耳低语,又退开几分:“倘若祸不单行,我至少能够分忧。”
昭昧不能反驳。
乱世为战,很难说谁必然冲锋在前,而谁必然镇守后方。且有一点,从逃出宫那一刻起,她们从来都走在一起。
赵孟清发兵的消息来得及,却也经几百里路,传到她们手中。事情刻不容缓,军队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向西出征。当她们到达西城时,赵孟清的队伍已经踏过边界,冲入交州,防线一击即溃,他们的队伍向前推进,几日后,与昭昧隔城相望。
赵孟清一路得胜而来,士气正盛,为避其锋芒,昭昧闭门不出,一行人自城头观望敌方军队,心情有些沉重。
赵孟清的人马太多了。围城远远不足,但若正面交锋,她们将陷入被动。这城究竟该怎样守,还需要细细筹谋。
面临如此危机,夜里谁也不能安眠。近三更时,曲芳洲的营帐中仍然亮着烛火。营帐中只她一人,悄无声息,身前桌面上摊开交州地图,圈出了西城,周围各处落着轻浅的笔迹,而另一侧,则放着几张纸页,潦草地涂写着几个名字,曲芳洲手中仍握着笔,却似她的脑袋一样,无凭地一点一点。
夜已经很深了,自远处传来兵甲声,当是战士巡营,而近处,似也有细微声响,如金戈交碰,越来越近,越来越缓,透着屏息凝神的紧绷,却也随着距离的缩短,终于显露出细密交织的步伐。
人,很多人。
他们冲进了曲芳洲的营帐!
风卷进来,烛火微晃。困倦的曲芳洲脑袋一磕,猛然惊醒。几乎同时,刀光雪亮!
曲芳洲陡然睁眼,将欲起身向旁边一翻,另一侧却又迎来锋芒。
眨眼之间,刀出鞘响,将她团团围住,当最后一点睡意消散,一把刀落在她颈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