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8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不会还没看过吧?”好友疑问道。
  蒙澳沉默。
  他创作期间不太爱看同类型的作品,主要是害怕思路被干扰,除此之外,他对自己的创作相当有自信,每次都一个人默默琢磨剧情,以求达到“一声巨响闪亮登场”的效果。
  “快去看,你绝对不会失望的。”
  蒙澳:“……我挺挑的。”
  “相信我,这部剧绝对能征服你。”好友很了解蒙澳的习性,一般的作品根本不会推荐给他看,大家毕竟都在一个圈子里,都知道推理小说这行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技术。
  谁想到了新的诡计或是新的作案手法,其他人必须仔细研究一番,服气是不可能服气的,每个人所想的都是创作出比对方更出色的作品。
  蒙澳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看了《杀机毕露》。
  《杀机毕露》是单元剧,蒙澳错过了前两个案子,直接从第三个案子开始看的。
  他是写推理小说的,对其他非推理小说作品改编的剧集都保持着怀疑态度,就算某些剧集被吹捧得厉害,蒙澳却怀疑出品方买了水军,一部剧好不好,他必须自己看过才确定。
  第三个案子才播了一集,蒙澳的神色就由漫不经心转为专注。
  这是一件金元失窃案转化的凶杀案,故事脉络清晰,第一集留下的伏笔很多,编剧下笔时相当干脆,蒙澳只觉入眼的信息都很有用。
  林双木的推理能力以及他对真相的洞察几乎让蒙澳被惊到了。
  接近结局时的那份紧迫感,让他仿佛在追一部精彩的连载小说,最精彩处没有戛然而止——真相以一种震撼的方式迎面扑来!
  第95章 做个人吧
  原以为凶手是窃贼, 可没想,真正的窃贼居然是被害人!
  所以这一个案子,破案+推断窃贼身份就足以令观众绞尽脑汁。
  蒙澳听好友夸赞《杀机毕露》这部剧, 夸赞的多是林双木的推理模式, 但蒙澳觉得, 只这一个案子, 推理手法和作案手法值得探索的地方有许多。
  “对方是职业编剧, 以前没写过推理剧本?”蒙澳好奇道。
  “确实,搜编剧名字就知道了。”
  蒙澳由第三个案子确定了《杀机毕露》这部剧的质量, 接下来的第四个案子他必然要继续追下去。
  这是一桩密室杀人案, 被害人被反锁于房中, 除了房门外,再没有别处可以出入,而房门并没有被外物破坏的迹象。
  除了房主外,其他人手中并没有钥匙。
  在这个案子里,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着各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但目前疑点最大的那位嫌疑人, 他和被害人几乎没有联系。
  “什么情况?”蒙澳不由有些好奇。
  密室杀人案几乎是每个推理小说家都会创作的题材,一位小说家的作品能否被人记住, 关键在于作案手法的独创性。
  在主角林双木对这个案子进行侦破的过程中,蒙澳已经发现了剧本中设置的重重迷障, 这是他平日写小说的惯用手法, 不多放几个烟雾弹,让读者轻而易举地猜到真凶, 推理小说的趣味性就少了一半。
  而当密室杀人案的手法被揭晓时, 蒙澳不由给好友们发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准确地说,密室并非密室, 被害人被杀是门打开之后才发生的,可林济制造的诡计却吸引观众进入他的圈套里,在观众认为它是一个“密室杀人案”的瞬间,观众已经离真相越来越远。
  蒙澳最为感兴趣的,是凶手为了制造所谓“密室”而进行的重重准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