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师恋爱日常 第62节(2 / 4)
闻言,骆东的额头冒出了冷汗,连忙回了一声是。自侯爷大婚,心情就一直不错,连带着他们这些身边的人也松懈了很多,今天冷不丁地开口给了他一个提醒。
“据属下所知,夫人从槐花巷子出来的时候神色与状态都不大好,后来去商坊购买男子衣衫时才见些笑容。”骆东悄悄地瞄了一眼侯爷的脸色,见他因为这句话冷意稍减,心里松一口气。
万幸,小公主是会拿捏分寸的,在见过颜启后,跑去给侯爷置办了衣衫和配饰,否则侯爷不悦,事情还真的不好收场。
在骆东的暗暗警醒中,他们到达了官署。但谢珩还没坐下一会儿,宫里就传来了旨意,命六部的重臣到太极殿议事。
成帝不在,今日主持议事的人是太子。比起早朝,这算是一个小朝会,但争论的却更为激烈。
南边干旱,粮食减产,灾情急需救济。然而各方有各方的坚持,轻易不肯松口让赈灾的差事交给对方的人,做的好了这就是今年最显眼的政绩了。
更别提,赈灾的差事底下还藏着巨大的利益。
小朝会上主要推举了三名人选,其一户部侍郎出身世家行事稳重,其二奉朝大夫出身寒门靠着孝廉上位,其三则是身为皇亲国戚的昌吉伯。
前两个人各自代表一方的立场还能理解,但昌吉伯的出现着实令人意外,一无建树二无名声,全靠有一个身为贵嫔的妹妹和一个身为公主的外甥女。
夏贵嫔和女儿柔嘉公主在宫里都不算很得成帝的喜爱,昌吉伯的名字能从一些朝臣的嘴里出来全赖谢贵妃的帮忙。
在不明所以的人眼中,谢贵妃是谢太师的亲侄女,也许昌吉伯就是谢太师推举的人选,故而虽然大部分人不屑,但他的呼声却比另外两个人还要大。
太子看到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属意昌吉伯,第一次主持小朝会的他终于体会到了成帝那种憋屈的心情。
他是储君不假,可真正到做决定的时候他的话远远比不上谢太师一个臣子有份量。
而太子看好的人选是出身寒门名声极好的奉朝大夫。
只有出身低微才能与百姓感同身受,而他极盛的名声也能保证救济的银粮成功分发到受灾百姓的手里。
太子不甘心放弃,将目光投向了他座下的那个人。
“谢太师是否觉得奉朝大夫负责赈灾的事更为合适?”
他这一问,朝中顿时鸦雀无声,纷纷望向谢太师,等待谢太师作出选择。
“殿下,奉朝大夫行事虽然稳妥,也富有盛名。但臣觉得户部侍郎精通钱粮统筹,更适合处理赈灾的事情。”毫不意外,谢太师没有半分犹豫地拒绝了太子的建议,但同时他也没有顾及自己的亲侄女选昌吉伯,他选了出身世家的户部侍郎。
他的话音一落定,小朝会中大部分的人立刻倒戈,也急忙举荐户部侍郎。就连太子建议推选的奉朝大夫本人也出口推辞说自己的能力不够。
太子的脸色难看,可最终也只得同意让户部侍郎负责赈济灾民的差事。
将这个决定说出口的时候,他的目光盯着谢慎行,心中的怀疑越来越重。
是了,他一直以来忽略了思考一个道理。谢慎行大权在握,在朝堂之上,他的话还有父皇的话都不能打动他半分,而烟烟却说她指东谢慎行不敢往西,阻拦谢贵妃为七皇弟延请大贤,给许家的表兄许均授予官职,烟烟究竟是怎么做的到的?
不止,还有那座建在长信侯府隔壁的公主府。从颜启的信中,他知道这件事烟烟原本是不知情的,若谢慎行真的喜爱烟烟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怎么可能会不征求烟烟的意见?
谢慎行在朝堂上说一不二,私底下也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烟烟绝对不可能轻易地打动谢慎行,除非其中还有另外的事情,而他目前还不知道。
慢慢发现了违和之处,太子的心直直地往下沉。
小朝会散开,他冷冷地看着被许多朝臣众星拱月的谢太师,手指攥在一起握成了拳头。
“冉庆,将太极殿所有的宫人都传到孤的面前。”成帝让太子主持朝会,是因为他咳疾又犯了,不得不在后殿静养。
太子下令召集太极殿前殿的宫人还没有惊动到他,只胥任察觉有些不解,悄悄地来到了太子的面前。 ↑返回顶部↑
“据属下所知,夫人从槐花巷子出来的时候神色与状态都不大好,后来去商坊购买男子衣衫时才见些笑容。”骆东悄悄地瞄了一眼侯爷的脸色,见他因为这句话冷意稍减,心里松一口气。
万幸,小公主是会拿捏分寸的,在见过颜启后,跑去给侯爷置办了衣衫和配饰,否则侯爷不悦,事情还真的不好收场。
在骆东的暗暗警醒中,他们到达了官署。但谢珩还没坐下一会儿,宫里就传来了旨意,命六部的重臣到太极殿议事。
成帝不在,今日主持议事的人是太子。比起早朝,这算是一个小朝会,但争论的却更为激烈。
南边干旱,粮食减产,灾情急需救济。然而各方有各方的坚持,轻易不肯松口让赈灾的差事交给对方的人,做的好了这就是今年最显眼的政绩了。
更别提,赈灾的差事底下还藏着巨大的利益。
小朝会上主要推举了三名人选,其一户部侍郎出身世家行事稳重,其二奉朝大夫出身寒门靠着孝廉上位,其三则是身为皇亲国戚的昌吉伯。
前两个人各自代表一方的立场还能理解,但昌吉伯的出现着实令人意外,一无建树二无名声,全靠有一个身为贵嫔的妹妹和一个身为公主的外甥女。
夏贵嫔和女儿柔嘉公主在宫里都不算很得成帝的喜爱,昌吉伯的名字能从一些朝臣的嘴里出来全赖谢贵妃的帮忙。
在不明所以的人眼中,谢贵妃是谢太师的亲侄女,也许昌吉伯就是谢太师推举的人选,故而虽然大部分人不屑,但他的呼声却比另外两个人还要大。
太子看到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属意昌吉伯,第一次主持小朝会的他终于体会到了成帝那种憋屈的心情。
他是储君不假,可真正到做决定的时候他的话远远比不上谢太师一个臣子有份量。
而太子看好的人选是出身寒门名声极好的奉朝大夫。
只有出身低微才能与百姓感同身受,而他极盛的名声也能保证救济的银粮成功分发到受灾百姓的手里。
太子不甘心放弃,将目光投向了他座下的那个人。
“谢太师是否觉得奉朝大夫负责赈灾的事更为合适?”
他这一问,朝中顿时鸦雀无声,纷纷望向谢太师,等待谢太师作出选择。
“殿下,奉朝大夫行事虽然稳妥,也富有盛名。但臣觉得户部侍郎精通钱粮统筹,更适合处理赈灾的事情。”毫不意外,谢太师没有半分犹豫地拒绝了太子的建议,但同时他也没有顾及自己的亲侄女选昌吉伯,他选了出身世家的户部侍郎。
他的话音一落定,小朝会中大部分的人立刻倒戈,也急忙举荐户部侍郎。就连太子建议推选的奉朝大夫本人也出口推辞说自己的能力不够。
太子的脸色难看,可最终也只得同意让户部侍郎负责赈济灾民的差事。
将这个决定说出口的时候,他的目光盯着谢慎行,心中的怀疑越来越重。
是了,他一直以来忽略了思考一个道理。谢慎行大权在握,在朝堂之上,他的话还有父皇的话都不能打动他半分,而烟烟却说她指东谢慎行不敢往西,阻拦谢贵妃为七皇弟延请大贤,给许家的表兄许均授予官职,烟烟究竟是怎么做的到的?
不止,还有那座建在长信侯府隔壁的公主府。从颜启的信中,他知道这件事烟烟原本是不知情的,若谢慎行真的喜爱烟烟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怎么可能会不征求烟烟的意见?
谢慎行在朝堂上说一不二,私底下也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烟烟绝对不可能轻易地打动谢慎行,除非其中还有另外的事情,而他目前还不知道。
慢慢发现了违和之处,太子的心直直地往下沉。
小朝会散开,他冷冷地看着被许多朝臣众星拱月的谢太师,手指攥在一起握成了拳头。
“冉庆,将太极殿所有的宫人都传到孤的面前。”成帝让太子主持朝会,是因为他咳疾又犯了,不得不在后殿静养。
太子下令召集太极殿前殿的宫人还没有惊动到他,只胥任察觉有些不解,悄悄地来到了太子的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