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5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流放之后的辛苦,唯有他们这般亲身体会过的才知晓。他现在也没祈求太多,只想要朝廷能减免他们俩的罪过,调遣到好点的地方,娶妻生子,将来起码不愧对祖先。
  末了,在信的最后面,周安还又表示他这也是心中太过难受,才来与韩彻说这么多。这些话韩彻也不要对别人去说,只自己听听便罢了。
  韩彻看完信件,什么话都没说,只默默的用火把信件烧了。
  至于反应?此时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
  有些事,不是韩彻非要往坏处想,而是当他身处其中时,不能不往最坏的地方去想。
  要知晓周安被监管,不得与宾客往来,不仅是在信州限制他的交友范围,也限制了他书信上的交友。
  那么周安这信,到底又是怎么送到安南自己手上来的。
  是太子那边的人在其中出力,还是政治对手有预谋的推波助澜?又或者,是老皇帝的故意放纵?
  但不得不说,这封信写的很是真情流露,引人共鸣。
  知交好友,还因同一件事遭受悲惨的流放发配,彼此都还因此耽误娶妻。
  古代娶妻生子是人生大事,如此怎能不忧心?
  目前他们也又都还面临着同一个困境,京城那边的政敌在不停的打压他们,不允许他们有丝毫的冒头。
  背后的人这一手可谓是既算计了周安,又通过周安来算计韩彻。
  但他怎么也没算到,原身这具身体换了芯子。
  第60章
  制盐
  很快距离收到周安来信已经过去一个月,进入农历五月后的安南,最近也变得越来越炎热。
  这日下午,有两位木匠将韩彻前些时日让他制作的一架大型风力水车运到衙门来。
  风力水车之前便已经造出来,只不过都没有眼前的这架大。过往是一具风帆配制一台水车,这次是一具风帆,配制了两台水车。
  因着造型过于庞大,两名木匠便只能把它们以零件的方式运来。
  “造得不错。”韩彻高兴的夸赞道。他刚大致检查了一遍,不仅没发现什么问题,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反而更好了。
  “谢大老爷夸赞。”两个木匠也高兴起来。
  “明日辰时初(约早上7点),你二人再至衙门来,随我一道出城一趟。”韩彻心情甚好的说道。
  “是,大老爷。”两个木匠忙应道。
  风力水车使用前还需要先对其进行组装,自然便少不得需要这两个木匠明日一道同去。
  除此之外,韩彻预算这次出城起码需得耗费好几日的时间,便又寻来钱县丞和刘县尉交待道:“我新得了一制盐法子,不需耗费时日去煎煮,只需日晒便可得到白盐,故打算明日出城试试看。”
  闻言,钱县丞大惊:“不用煎煮,日晒便可得盐?”
  刘县尉也面露震惊的看了过来。
  其实早些时候,韩彻便曾考虑过海水制盐。
  安南不仅靠海,海岸线也较为漫长且宽广,地势还平坦。在气候上,安南虽春季雨水较多,但常年气温炎热,有助于海水自然蒸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