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 第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然当真。”
  “那我便推荐你点这道甜皮鸭,皮脆骨酥,鸭肉又嫩又入味,让你阿爹下酒最是适宜。”
  到了晚上,果然有脚夫来,买了些甜皮鸭,合着另几道小菜一同,说是送去长喜楼里给大人们下酒用。
  自那日起,霍书便知这招子该上何处去递了。
  这京城里书院遍坊,除却一些个太小、太偏的,其余哪家里头没有几个高门大户、鸿商富贾家的哥儿?即便不是这两者,在衙门里做事的、开铺子作坊的,也是夜市小摊儿的主力军呀。
  顺着这个思路,霍书专门摸着放堂的时辰往各家书院跑。遇见衣冠齐楚的孩童,就让把招子带回去给阿爹阿娘看看,遇见爹娘仆从来接的,就直接给。还有些少年郎君,更是午间拿了招子,当晚便坐在了小摊儿上,正愁没地儿消遣呢。
  而长喜楼那边,大约是甜皮鸭得了当日宴上大人们的青眼,自那一次之后,接连几日都有人来点。
  江满梨本是没想这么早就卖鸭子,想等到夏末,鸭子再肥些。可耐不住肉贩日日清晨来推销,说是京城的鸭跟别处不同,熟得早,此时正是便宜。
  佚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叫了几只,拎来一看,还真是大个头、胖乎乎,肉质也好。又因着没条件制烤鸭,才想到了前世为数不多、能与烤鸭一争高下的甜皮鸭。
  没成想竟选得很不错。
  甜皮鸭之所以称甜皮,便是在鸭皮上裹了一层糖蜜,吃起来以甜为头味。而甜头一过,又显出里头的酥脆来,再加上肉中带卤香,如此层层叠叠,端得你中有我、滋味百变。
  只是工艺也相对繁琐。
  处理好的整鸭要先用卤水浸煮半个时辰,捞出晾干后,拿清水融开的麦芽糖,掺些许白酢,用软毛大刷子刷满整个鸭皮,再晾干,下卤油去炸。
  卤油便是卤制鸭子时浮出的原油,而刷麦芽糖汁与酢调成的脆皮水,则是为了让鸭子炸出来色泽金红油亮。
  炸鸭不能用大火,五成油温即可下锅,一手捏住鸭腿根儿旋转,另一手拿大勺不停舀油,从上往下地浇。浇到鸭皮上了漂亮的颜色,且皮下油脂因为方才的酢而分解,鸭皮变得薄而脆,才可以出锅刷糖。
  刷糖也讲究技巧。糖蜜同样是以麦芽糖为底,这次却不再加酢,而加入等份的卤油,小火熬得浓稠。不能趁热去刷,否则糖浆挂不住,还坏了鸭皮酥脆之口感。然也不能凉透了才刷,否则糖浆发硬,鸭皮过于吃浆,食客吃起来便会甜得腻喉。
  最好的办法,是趁糖、鸭二者均与手心温热相当时来刷。手脚要快,刷得要密要匀,反复一二次,最后撒上些许熟白芝麻点缀其上,便成了。
  藤丫刀工不错,江满梨刷好一只,她便接一只过去斩作均匀的小块。
  斩好满满六大盆,再加上十几只整的,拿麻绳从脚跟处绑好。到了小市上,牵着拴鸭的绳头往板车顶上挂成一排,夜宵摊子便开张了。
  旋吃的好说,江满梨招呼着客人排队逐个点,藤丫就在旁边,取朴实的勾花陶盘逐份装。而晌午收到的外送单子也要同时准备,阿霍便在另一旁忙不迭地包。
  这朝外送一般是脚夫拎着食盒来取,江满梨看着实在麻烦得紧,就干脆买了些箬壳麻绳来。
  取个箬壳、垫上油纸一张,再叠甜皮鸭或烤串儿,包好,拿麻绳穿一张印着“江记”戳子的小糙纸,捆成四四方方的小盒型。若是包带汤水的,譬如酸辣粉,便多收三文,用竹筒来。
  又给阿霍置办得个可以背的小箧篓,几单外送攒一攒,箧篓一背,一次性送完,省去来回跑,效率奇高。雅间大堂这么一转,酒楼里其余食客看卖得好,还顺带又接回些订单。
  今日头批一共九份甜皮鸭,分送两家酒楼,江满梨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看着阿霍装了箧篓出发。却是走了不到一刻钟,又见他原路跑了回来。
  嘴角咧得颇高,还未跑到江满梨面前,便气喘吁吁,笑着喊道:“阿梨姐!阿梨姐!不用忙活了,甜皮鸭,长喜楼说要包圆咱们今日的甜皮鸭!”
  第25章 合作·道喜·买铺(三章合一)
  “只能给五只。大哥莫怪,我这摊子‌虽小‌,可您也看见了,排队等了好一会的不在‌少数。况且若是您在我支摊儿前来说,我至少还能写个告示,现在‌若是突然‌全数撤走,不成了让人家白等了吗?”
  江满梨语气有些硬,可态度还算和气,笑容也礼貌。
  面前这位不知是长喜楼脚夫还是伙计的大哥,五大三粗,方才可是一点礼貌不讲,张口就让她动作快些,大人们等着呢,把甜皮鸭全包来。
  哪有这样的道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