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求生手册 第36节(3 / 4)
表叔露出了古怪的神色,这让众人的心提了起来。结果却听到表叔说:“诏命上说,罚诸位打扫卫生。”
此话一出,帐内所有人的表情也变得一言难尽了。到底是哪位奇才能想到这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惩罚的?
第49章
远在秦宫的江宁打了两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心道,莫不是谁在骂我吧?
嬴政闻声望来,问道:“还没到秋天, 你倒是先感染风寒了。”
“……王上, 我还没脆弱到那种程度。”江宁哭笑不得。
“我可记得某人初秋时便会裹上大氅。”嬴政一面捧着书,一面打趣, “哦, 还有一次一连病了一个月。”
老底又被人掀的江宁试图找补:“额, 那都是意外,意外。”
“还是少一点意外吧。”嬴政叹了口气,“我可不想深宫中就我一个人。”
听着嬴政别扭的关心江宁眉眼弯弯, 活像一只偷了腥的猫,尾音拖得长长道:“谨遵王命——”
她单手托腮, 瞧着正在看书的嬴政。对方端坐在书案前, 斜射入室的阳光落在他的树上, 流淌在他的指尖, 衬得他的指腹越发的白里透红。
都说看到貌美俊俏的人心情会变好, 此言不虚。
寺人缓缓走进室内行礼后,不紧不慢道:“王上,蒙郎中求见。”
闻言江宁和嬴政对视一眼,东郡边境的事情快结束了, 最近也无大事发生, 蒙毅为何会求见?
“宣。”嬴政虽费解但还是让两人进来了。
蒙毅进入室内后行礼:“臣参见王上。”
嬴政抬了抬手, 颇为疑惑:“若寡人记得不错, 郎中今日应该在家休沐吧。难不成是发现了有趣之物, 一定要呈给寡人?”
话虽是冲蒙毅说的,但嬴政却望了江宁一眼。好在她反应够快, 寻了由头打发走了通传的寺人,又告诉他非诏不得引他人入内。
见四下无人后,蒙毅才露出忧色:“王上,昨日兄长的家书中说东郡流亡一事恐另有隐情。”
江宁眉头一挑,隐情?还能有什么隐情?不对,应该说是什么样隐情,竟然会让蒙骜祖孙二人以这般隐蔽的手段传递给嬴政?她有预感此事定然不小。
蒙毅细细地说起了自己阅读家书时发现了异样,于是按照以前跟兄长约定的暗号阅读后,挑出了几个字,这些字一组合便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流亡一事幕后主使恐有秦人浑水摸鱼。”
这一句话如同一把利剑插在了众人的心中。敌人挑唆和自己人背刺是两件事,后者的性质更为恶劣。江宁推测这件事情跟朝堂上闹得很凶的“恢复斩首记功”有关,因小利而害国,秦国中怎么有如此蛀虫!
嬴政眸中划过一丝寒意,再深吸一口气后,他放下信纸问道:“上将军和蒙恬可是遇到了难处?”
“臣想大父与兄长应该是遇到了麻烦,否则不会用如此隐蔽的消息传递消息。”蒙毅难得严肃了起来,“只怕他们身边有细作。”
江宁眼眸半垂心道,细作是一方面,周遭的阻力又是一方面。蒙骜和蒙恬腹背受敌,恐怕很难查清事情原委。
嬴政将家书折起还给了蒙毅:“郎中想要如何?”
“臣想应当再派一人暗中调查。大父与兄长正吸引那些人的视线,此时正是调查的好时机。”蒙毅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只是所派人手当以慎重。”
嬴政抿了抿嘴说道:“郎中辛苦了。待我与仲父商议之后再定人手。你先回去,切勿走漏风声打草惊蛇。”
蒙毅行礼:“臣明白。” ↑返回顶部↑
此话一出,帐内所有人的表情也变得一言难尽了。到底是哪位奇才能想到这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惩罚的?
第49章
远在秦宫的江宁打了两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心道,莫不是谁在骂我吧?
嬴政闻声望来,问道:“还没到秋天, 你倒是先感染风寒了。”
“……王上, 我还没脆弱到那种程度。”江宁哭笑不得。
“我可记得某人初秋时便会裹上大氅。”嬴政一面捧着书,一面打趣, “哦, 还有一次一连病了一个月。”
老底又被人掀的江宁试图找补:“额, 那都是意外,意外。”
“还是少一点意外吧。”嬴政叹了口气,“我可不想深宫中就我一个人。”
听着嬴政别扭的关心江宁眉眼弯弯, 活像一只偷了腥的猫,尾音拖得长长道:“谨遵王命——”
她单手托腮, 瞧着正在看书的嬴政。对方端坐在书案前, 斜射入室的阳光落在他的树上, 流淌在他的指尖, 衬得他的指腹越发的白里透红。
都说看到貌美俊俏的人心情会变好, 此言不虚。
寺人缓缓走进室内行礼后,不紧不慢道:“王上,蒙郎中求见。”
闻言江宁和嬴政对视一眼,东郡边境的事情快结束了, 最近也无大事发生, 蒙毅为何会求见?
“宣。”嬴政虽费解但还是让两人进来了。
蒙毅进入室内后行礼:“臣参见王上。”
嬴政抬了抬手, 颇为疑惑:“若寡人记得不错, 郎中今日应该在家休沐吧。难不成是发现了有趣之物, 一定要呈给寡人?”
话虽是冲蒙毅说的,但嬴政却望了江宁一眼。好在她反应够快, 寻了由头打发走了通传的寺人,又告诉他非诏不得引他人入内。
见四下无人后,蒙毅才露出忧色:“王上,昨日兄长的家书中说东郡流亡一事恐另有隐情。”
江宁眉头一挑,隐情?还能有什么隐情?不对,应该说是什么样隐情,竟然会让蒙骜祖孙二人以这般隐蔽的手段传递给嬴政?她有预感此事定然不小。
蒙毅细细地说起了自己阅读家书时发现了异样,于是按照以前跟兄长约定的暗号阅读后,挑出了几个字,这些字一组合便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流亡一事幕后主使恐有秦人浑水摸鱼。”
这一句话如同一把利剑插在了众人的心中。敌人挑唆和自己人背刺是两件事,后者的性质更为恶劣。江宁推测这件事情跟朝堂上闹得很凶的“恢复斩首记功”有关,因小利而害国,秦国中怎么有如此蛀虫!
嬴政眸中划过一丝寒意,再深吸一口气后,他放下信纸问道:“上将军和蒙恬可是遇到了难处?”
“臣想大父与兄长应该是遇到了麻烦,否则不会用如此隐蔽的消息传递消息。”蒙毅难得严肃了起来,“只怕他们身边有细作。”
江宁眼眸半垂心道,细作是一方面,周遭的阻力又是一方面。蒙骜和蒙恬腹背受敌,恐怕很难查清事情原委。
嬴政将家书折起还给了蒙毅:“郎中想要如何?”
“臣想应当再派一人暗中调查。大父与兄长正吸引那些人的视线,此时正是调查的好时机。”蒙毅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只是所派人手当以慎重。”
嬴政抿了抿嘴说道:“郎中辛苦了。待我与仲父商议之后再定人手。你先回去,切勿走漏风声打草惊蛇。”
蒙毅行礼:“臣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