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璧》作者:九月流火 第130节(2 / 4)
相比之下,镇国公让她回府避风头,才是最不重要的事情。这当然是种自保手段,但当缩头乌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女皇斥责邵王和魏王世子,她又不是皇族,忧心也无用,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
至少保证自己的家人不要在这个关头递把柄给敌人。
明华裳拿定主意,心湖冷静下来,只觉得自己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明。明华裳对招财说:“你带侍卫来了吗?”
招财点头:“带了。”
“好。”明华裳说,“现在派最得力的人去京兆府,将父亲的话转告谢舍人,之后如何行动听谢舍人安排。你带一个侍卫留在这里,帮衬羽林军,剩下的人跟我走。”
招财下意识应下,诧异问:“娘子,您要去哪儿?”
“苏御史家里有点事,我去帮他找人。”明华裳将自己原本的计划交给招财,说,“这几户人家我本打算仔细问问,但时间来不及了,你帮我问完,然后就回府等我。话重点要问这些,无论听到什么,你都记下,回府后告诉我。”
招财和明华裳一起长大,两人默契十足,明华裳非常放心让招财去问话。别的不敢说,但论起打探消息,羽林军未必比得上内宅丫鬟。
招财犹豫:“可是国公说……”
“我身边带着这么多侍卫呢,不会有事的。”明华裳说,“放心,父亲那边我去说,不会让他牵连你的。好招财,你帮我这个忙,等回去我给你买松子吃。”
招财是明华裳的丫鬟,这些年习惯了听二娘子的话,见状嘟嘟囔囔道:“好吧。娘子,你要小心。”
“我知道。”明华裳都来不及告别,头也不回跑向苏行止,匆匆道,“你快去问话吧,我先走了。”
·
大明宫。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云彩飘荡在空中,在余辉照耀下,绚烂的如同仙境幻梦。永泰郡主跪在白玉台阶下,不断磕头哀求:“祖母,求求您,饶过阿兄和郎君这回吧。是我错了,我不该带郎君回东宫,不该在他们议论邺国公的时候不加劝阻。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望祖母看在他们初犯的份上,放过他们吧。”
高高的紫宸殿金碧辉煌,威严肃穆,阳光折射在琉璃瓦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永泰郡主脸色苍白,小腹坠痛,额角流下冷汗,但她抬头望着漫长的,仿佛看不到尽头的宫阶,还是咬牙,继续跪在冰冷僵硬的石砖上求情。
永泰郡主昨夜宿在东宫,武延基见她孕吐反应大,就陪着她在父母身边多住几天。今日她正在东宫里养胎,忽然来了一队太监,把李重润、武延基带走了。
东宫的人吓到了,赶紧派人出去打听,这才得知昨日他们三人议论二张兄弟的话不知为何传到了女皇耳朵里,女皇大怒,下令将李重润、武延基二人杖责一百棍。
这一百棍由女皇的亲信执行,没有任何水分。一百棍便是专门训练过的士兵都抵不住,何况李重润、武延基两个公子哥。
这几乎是要他们的命。
太子听到消息的时候就吓昏了,醒来后就抱着韦妃哭,安乐郡主也哭哭啼啼喊怕。东宫里乱成一团,没有一个人去救人,永泰郡主没办法,只能撑着虚弱的身体,一边派人去魏王府请魏王进宫,另一边跑来和女皇求情。
她看不清祖母寝宫的门开了没有,但她不能放弃。执刑的人已走了那么久,太平公主、相王一个都没有出现,甚至连她的公公,武延基的父亲魏王都没来。
永泰郡主便知道,他们不会来了。再疼爱的晚辈,如何比得上保全自己,明哲保身?
她只有自己了。如果她也放弃,那李重润和武延基要怎么办呢?难道让她眼睁睁看着兄长和夫君被打死吗?
永泰郡主一声声哀求,一次次叩首,那些声音穿过名贵的楠木门,鲜艳的波斯挂毯,只剩下闷闷的响动。
上官婉儿跪在榻前,小心翼翼看着上方的女皇。女皇靠在榻上,闭着眼听女官禀报政务,仿佛听不到外面的动静。
上官婉儿听着那些带着哭腔、声声泣血的哀求,心有不忍,然而她看到女皇平静的侧脸,那些同情便如涟漪,很快消失不见。
女皇登基后,心思越来越深,上官婉儿很少见女皇动这么大的怒了。她不知道二张兄弟说了什么,但女皇不顾臣子还在,下令让人将李重润、武延基带到丹凤门杖刑,可见他们说的话远不止不满二张兄弟,更多的是犯了女皇的忌讳。
谁来求情,就是和女皇对着干。太平公主、魏王是最受女皇宠爱,也是最了解女皇的人,他们都不敢冒险,上官婉儿何必为了几个和她没有干系的郡王郡主,惹火上身呢?
她的祖父便是因为站错了队,被女皇抄家的。她从小在掖庭长大,二十年宫廷生活教给她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依附强者,莫管闲事。 ↑返回顶部↑
至少保证自己的家人不要在这个关头递把柄给敌人。
明华裳拿定主意,心湖冷静下来,只觉得自己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明。明华裳对招财说:“你带侍卫来了吗?”
招财点头:“带了。”
“好。”明华裳说,“现在派最得力的人去京兆府,将父亲的话转告谢舍人,之后如何行动听谢舍人安排。你带一个侍卫留在这里,帮衬羽林军,剩下的人跟我走。”
招财下意识应下,诧异问:“娘子,您要去哪儿?”
“苏御史家里有点事,我去帮他找人。”明华裳将自己原本的计划交给招财,说,“这几户人家我本打算仔细问问,但时间来不及了,你帮我问完,然后就回府等我。话重点要问这些,无论听到什么,你都记下,回府后告诉我。”
招财和明华裳一起长大,两人默契十足,明华裳非常放心让招财去问话。别的不敢说,但论起打探消息,羽林军未必比得上内宅丫鬟。
招财犹豫:“可是国公说……”
“我身边带着这么多侍卫呢,不会有事的。”明华裳说,“放心,父亲那边我去说,不会让他牵连你的。好招财,你帮我这个忙,等回去我给你买松子吃。”
招财是明华裳的丫鬟,这些年习惯了听二娘子的话,见状嘟嘟囔囔道:“好吧。娘子,你要小心。”
“我知道。”明华裳都来不及告别,头也不回跑向苏行止,匆匆道,“你快去问话吧,我先走了。”
·
大明宫。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云彩飘荡在空中,在余辉照耀下,绚烂的如同仙境幻梦。永泰郡主跪在白玉台阶下,不断磕头哀求:“祖母,求求您,饶过阿兄和郎君这回吧。是我错了,我不该带郎君回东宫,不该在他们议论邺国公的时候不加劝阻。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望祖母看在他们初犯的份上,放过他们吧。”
高高的紫宸殿金碧辉煌,威严肃穆,阳光折射在琉璃瓦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永泰郡主脸色苍白,小腹坠痛,额角流下冷汗,但她抬头望着漫长的,仿佛看不到尽头的宫阶,还是咬牙,继续跪在冰冷僵硬的石砖上求情。
永泰郡主昨夜宿在东宫,武延基见她孕吐反应大,就陪着她在父母身边多住几天。今日她正在东宫里养胎,忽然来了一队太监,把李重润、武延基带走了。
东宫的人吓到了,赶紧派人出去打听,这才得知昨日他们三人议论二张兄弟的话不知为何传到了女皇耳朵里,女皇大怒,下令将李重润、武延基二人杖责一百棍。
这一百棍由女皇的亲信执行,没有任何水分。一百棍便是专门训练过的士兵都抵不住,何况李重润、武延基两个公子哥。
这几乎是要他们的命。
太子听到消息的时候就吓昏了,醒来后就抱着韦妃哭,安乐郡主也哭哭啼啼喊怕。东宫里乱成一团,没有一个人去救人,永泰郡主没办法,只能撑着虚弱的身体,一边派人去魏王府请魏王进宫,另一边跑来和女皇求情。
她看不清祖母寝宫的门开了没有,但她不能放弃。执刑的人已走了那么久,太平公主、相王一个都没有出现,甚至连她的公公,武延基的父亲魏王都没来。
永泰郡主便知道,他们不会来了。再疼爱的晚辈,如何比得上保全自己,明哲保身?
她只有自己了。如果她也放弃,那李重润和武延基要怎么办呢?难道让她眼睁睁看着兄长和夫君被打死吗?
永泰郡主一声声哀求,一次次叩首,那些声音穿过名贵的楠木门,鲜艳的波斯挂毯,只剩下闷闷的响动。
上官婉儿跪在榻前,小心翼翼看着上方的女皇。女皇靠在榻上,闭着眼听女官禀报政务,仿佛听不到外面的动静。
上官婉儿听着那些带着哭腔、声声泣血的哀求,心有不忍,然而她看到女皇平静的侧脸,那些同情便如涟漪,很快消失不见。
女皇登基后,心思越来越深,上官婉儿很少见女皇动这么大的怒了。她不知道二张兄弟说了什么,但女皇不顾臣子还在,下令让人将李重润、武延基带到丹凤门杖刑,可见他们说的话远不止不满二张兄弟,更多的是犯了女皇的忌讳。
谁来求情,就是和女皇对着干。太平公主、魏王是最受女皇宠爱,也是最了解女皇的人,他们都不敢冒险,上官婉儿何必为了几个和她没有干系的郡王郡主,惹火上身呢?
她的祖父便是因为站错了队,被女皇抄家的。她从小在掖庭长大,二十年宫廷生活教给她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依附强者,莫管闲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