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凤霄面色一整:“来此之前,我收到一封匿名信。”
  他摸出信,放在桌上。
  崔不去拿起展开。
  上面只有两行十六字。
  其固高陵,如有房屋。
  珍物玉胆,君所欲也。
  前两句来自《史记》,指的是房陵,也就是如今的光迁郡。
  后两句,容卿或许不明白,但崔不去和凤霄知道,说的是天池玉胆。
  “是那老匹夫的手迹吗?”凤霄问道。
  崔不去知道他指范耘。
  “他行楷草篆数种书法,看不出是不是。但知道天池玉胆下落的人,不是他,便是云海十三楼的人。”
  凤霄摊手:“所以,如果不亲自过来看看,岂非不像我的为人?”
  崔不去挑眉:“李十四?”
  凤霄笑道:“正巧我查到,李家有个不成器的子孙李十四,在老家混不下去,被打发到县城帮忙打下手,就在中途来一出偷天换日,顶替了他的身份。他应该多谢我才是,若凭他自己,怎么可能短短几日就得到李家长子的青眼,收为己用?”
  虽然凤霄还没法接触参与李家的核心事务,但他八面玲珑,旁敲侧击,也听见了不少有用的信息,譬如栖霞山庄的古怪。
  李十四这个身份用好了,倒真是一枚不错的暗棋,只可惜,如今他的身份已经暴露,只能又暗转明。
  凤霄看向崔不去,意思很明显:现在该你说了。
  崔不去缓缓道:“半个月前,我收到你给的名单之后,就盯上了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杨云。”
  “从杨云身上,我发现古怪,继而去查他在光迁郡这几年的政绩,然后便发现一件更加稀奇的事情。”
  崔不去不是一个大惊小怪的人,他说稀奇古怪,那必然是足以令人吃惊的。
  凤霄托腮侧卧,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慵懒。
  崔不去懒得看他,视线自然而然转向容卿,却见后者一脸茫然,他又不得不忍住暴起打人的冲动,将目光转回来。
  凤霄噗嗤一笑。
  崔不去听而不闻,开口道:“光迁此地,自古多灾,所以自开皇元年起,杨云就以大雨淹没农田,粮食歉收为由上疏,提出以捐粮免税之策。即,令本地大户捐粮赈灾,朝廷免去他们来年的税收,以此自给自足,无须朝廷赈济。”
  听至此处,容卿轻轻啊的一声。
  他想起来了,确有此事。
  当时天子大悦,称赞杨云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既为朝廷分忧解难,还与其它郡县格外不同,无须朝廷出钱。当然,天子这番褒奖,说不定有“吾家也有出息儿女”的含义,总之,容卿记得当时皇帝想要下旨提拔杨云,却被他婉拒了,说升迁自有朝廷法度,不愿因人而异,皇帝非但没有计较他的狂妄,反而欣赏有加。
  就算没有越级提拔,再过几年,杨云稳步上升,平步青云,照样能入主中枢,掌握大权。
  “但是,”就在此时,崔不去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我派人查过光迁郡前两年,雨是下了,却并未酿成今年这样的洪水,也就是说,根本无须捐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