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8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白了。”许杏点头,“跟蛮子们还打着仗呢,北疆军的粮草确实不能挪用。”
  “夫人,你存的那些粮食,还在吗?”长青问。
  “在啊,不是等着你有用的时候给你用吗?”许杏问他,“你现在要?”
  长青顿了顿,才明白过来,原来许杏根本也不知道囤积粮食要干什么,只是因为他想要,她就出钱出力的去做了。他心头一热,连眼眶都觉得有点热,便扭过头去吸了吸鼻子,道:“是你用,你能不能把这些粮食献出来?”
  平生第一次,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无耻了,就这么要求许杏无偿把粮食献出来,即使他已经谋划了让许杏从中得到最大的好处。
  “可以啊。”许杏却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本来这些银子花出去的时候就知道很可能赚不回来,现在就捐给大军好了。”她早就把这部分开销列成费用了,原就没打算赚钱,给谁都是给,而且她心里还有后世的思想,国难当头,力所能及的捐钱捐物是每个公民都该做的事,自然就答应得很痛快。
  两天后,听着军需官的汇报,靖北侯大喜,一拍桌子道:“范夫人高义啊!”
  第168章 安王结局
  长青虽然让许杏把粮食捐给朝廷大军,但是也不是全无私心,他要借此运作一番,给许杏谋一个大大的功绩,因此让许杏自己出面,无偿捐献粮食给大军。
  许杏知道他的想法,也没反对。她不是不识好赖的人,长青一心为她筹谋,她若是推拒了,那不叫做好事不留名品德高尚,而是不知好歹大傻帽。毕竟这个年代,女子的名声重于性命,她出身低微,又有个“善妒”的名头,总归不如有个“品性高洁、毁家纾难”的名声好,而且也会对孩子们有好处。
  “好人做到底,不然这样吧,我再多捐出去些,反正这么点子粮食,将士们也吃不饱,我多添些总是好的。”许杏想了想,就打定了主意。
  于是两日后,长青给靖北侯那边送信,说自己的妻子因为感念大军救了自己和甘州百姓,想要捐些粮食给大军。
  靖北侯虽说日日盯着前线交战的情况,十分忙碌,可是对长青很重视,第一时间处理他送来的消息,见了这么个私事儿,他也不怎么在意,只吩咐陈校尉带着军需官去看看:“不管怎么说,范夫人有这个心是好事,反正咱这儿也缺粮草,她送什么来,给小子们打打牙祭也好。记着说两句客气话!”
  军需官也没当回事,反正现在没地方弄粮草,给一斤他不嫌少,给一万斤他也不嫌多,便接了令去了。
  可是没想到,范夫人说的“捐粮食”,是真正的捐粮食——面粉十万斤,糙米五万斤,红薯粉条六千斤,“甘州醇”酒两千斤,整猪十头,羊二十腔,菘菜一万斤。
  军需官高兴得双眼放光,一拍身后的亲兵:“愣着干啥?快回去禀报侯爷,再派一队人来拉东西!”
  真要说起来,这些东西的价值顶天也不超过一千两银子,军需官跟着大军,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还不至于被震住,只是现在本就是缺粮的季节,又因为形势不安稳,一时之间就是拿着银子,也很难买到这样大量的粮食。这几日大家都半饱不饥的,虽说不至于军心动摇,可也有些士气低落,这下子把粮食拉回去,让大家看看,也能安稳一下人心。
  军需官能想到的事情,靖北侯如何想不到?听了下头人报信,一时有些不敢相信:“你此话当真?她一个后宅女眷,怎么拿出这么多东西?”
  “听说范夫人现开着酒坊,给咱们捐的酒就是她酒坊里出的,因为酿酒要粮食,所以才囤积了许多,战事一起,酒坊关了,粮食就剩了下来。”陈校尉把长青的话转述了一下,“这些猪羊菜蔬倒是范夫人昨日和前日亲自带人出城去收购的。”
  长青早就想好了说辞,给许杏囤粮的事儿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任谁也不能挑出什么毛病。
  靖北侯还真是阴谋论了一下,他倒不觉得长青夫妻和安王有什么勾结,而是怀疑这位据说懂得不少手艺的知府夫人趁此机会牟利,发国难财,这么一听,怀疑去了,便多出几分欣赏:“小范知府有个贤内助,好啊!”
  许杏好人做到底,接连两人都带着作坊的伙计在城外收购菜肉,顺道也买了些粮食,送走了这一批之后,她也没停下来,还让人继续收购,不过因为是从乡下零零散散的买的,就不那么齐整,里头有麦子、豆子、绿豆、小米、糙米等各种粮食,还有许多是红薯,总共凑了两万斤,五天后送进了城外的军营。
  “这次是真的近处都买不着了。”袁管家道,“我家夫人想着若是走远了去收购,等回来的时候朝廷的粮草也该到了,便没有再去。”
  军需官之前得了那一大批粮食,已经解了燃眉之急,跟火头军那边商议了准备饭做稀些,凑合过这几天,这会儿却又得了这么些,十分欢喜:“你回去务必谢谢范夫人,本来打算过几日休战的时候就让大伙吃稀粥对付对付的,这样就天天都能有干的吃了!”
  袁管家回去跟许杏原样转述了军需官的话,许杏倒是很淡定,并没太把这份感激放在心上,毕竟她也不是真的毫无所求。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了,她又要头疼酒坊的事情——存货和原料都没了,酒坊根本就没法运转。她这几天一直忙活着下乡收粮食的事儿,也知道,周边的乡下,百姓们手里也没多少红薯了。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再过一个多月就要麦收,收了麦子才能种红薯。要刨红薯,最早也得八月份,所以酒坊和粉条作坊在那之前都没法开工,许杏咬咬牙,召了管事过来,给大伙发一半的工钱,等八月中秋以后再回来上工。
  不用干活还能拿钱,便是只有一半,也够大家高兴的,所有的伙计们都表示到秋天肯定回来上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许杏安顿好这些,心头一松,反倒病了一场。
  也算不上严重,按她自己的感觉,就是感冒了,可是身体虚弱得厉害,怎么都没有力气,过了七八天也恢复不过来。
  “郎中都说了,风寒还在其次,你这是思虑过甚,伤了心神,让你务必要好生休养。”长青回来,看到许杏坐在书桌边上写写画画的,像是在盘账,顿时板起脸来,“你记得让我每日按时喝参汤,怎么不记得你自己也是个病人?这些事情,过几日再办不行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