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京都上大学的话,就不需要特地存钱了,他和五哥随便就能保证小莘大学期间的生活质量,就算小莘哪天忽然改变主意,又想去留学了,到时候他临时凑凑,也能拿得出几十万来。
  等这几件事全都办完,柳侠觉得自己就彻底轻松了,以后挣的钱可以随便花,他要让孙嫦娥的板箱随时压满钱,永远都不再为钱发愁。
  他今后人生里比较大一点的事,也就剩下养养柳石和柳溪着一件了……呃,不对,至少还得再多一个,那个应该叫什么来着?柳若……什么什么?还是就是柳……什么什么?
  不管了,反正最多就是两三个孩子而已。
  柳侠觉得,柳长青和孙嫦娥那么艰难的岁月都养活了他们五个,还把他们都养得这么好,一个个又高又壮又能干,他养活三五个孩子肯定跟玩儿似的,都用不着专门列入经济计划。
  看看瓜瓜,不就每天吃几小瓯饭嘛,他和柳岸嘴角漏下的柳石就吃不完了,根本对家庭经济造不成任何影响。
  柳侠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每天为他的新目标努力,每天忙得不见人影。
  于是,柳凌和柳葳就担负起了为几位长辈排忧解难的重任。
  这几天,柳凌不管再忙,中午都会回家一趟,陪几位长辈说说话,和他们讨论讨论下一步的旅行目的地之类;他还带三位长辈去了一次将军驿,柳长青喜欢这种古朴宁静的地方。
  可将军驿一游也就是半天的时间,他一去上班,几位长辈就又没事干了。
  八号这天,柳葳学校没事,他开车带爷爷奶奶们出去游玩,看了好几个名人故居,才消磨了大半天,时间还不到下午四点呢。
  柳葳想了想,对孙嫦娥说:“奶奶,这些过去哩东西看太多了也没啥意思,要不,我带您去看看代表京都将来发展的地方吧?”
  孙嫦娥问:“那是啥地方啊?”
  柳葳说:“就是京都的科技园区,代表当今人类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就是电子计算机那一类的,小雲小雷他们不都说上大学就学计算机吗?”
  和孙子们的大学有关系,孙嫦娥比较动心:“远不远?老远就算了孩儿,你明儿还得上学咧。”
  柳葳说:“不远,离我跟俺五叔哩学校可近,对了,俺小叔买哩一个门脸也搁那一片咧,您正好去看看,那个门脸一个月月租七八千咧。”
  一听柳侠有房子在那边,孙嫦娥更有精神了:“中,那咱去看看,看看啥房子一个月就能跟人家要几千块。”
  第542章 星尘电子
  老杨树胡同和榆钱巷, 是最平实的居民生活区,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柳凌、柳葳这几天带着游玩的地方, 也都是地点比较偏,游人相对较少的名人故居, 古色古香, 幽静雅致, 所以一进入科技园区, 几位长辈都有点被晃花了眼。
  几年前,柳凌和柳岸刚进入国大的时候,为了看孩子的学校,他们也来过这里, 那时候,这边还不是这样呢。
  那时候的房子还比较像房子, 现在, 他们觉得街道两边的都是水晶宫,因为这里的房子外观上大量使用了玻璃,盛夏季节,被太阳一照, 高科技感太强烈,生生让人觉得那就不是住人的地方。
  孙嫦娥不安地问:“小葳, 您小叔买哩房,也是……这样?”
  柳葳说:“不是奶奶, 俺小叔买那房,是个商业住宅楼的门市房, 是,是,是砖头盖哩那种。”
  “哦——”孙嫦娥靠回椅背上,放松了些。
  她就说嘛,这种明晃晃的屋子,怎么能卖菜?这种扎的人眼疼的房子,一看就不是安生过日子的地方。
  终于到了皇姑街,柳葳发现,奶奶明显更喜欢这里,她的表情看上去都轻松了很多。
  皇姑街虽然也挺宽阔的,但路两边的行道树比较给力,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视觉上比较舒服,有家常感,玻璃房子太耀眼生硬,让人难以亲近。
  柳葳偷偷瞄了一眼孙嫦娥的脸,心下暗暗点头:猫儿这货可真是老谋深算啊,恁些年前,就给爷爷奶奶他们哩心思都摸透了。
  柳长青和柳长春在后面,两个人从窗户里看着外面崭新的高楼和涌动的人群,柳长春不大有底气地问:“小葳,这儿哩房,也可贵吧?”
  柳葳说:“现在贵了,俺小叔买哩时候还不算老贵,俺小叔有眼光,他左能比别人早一点发现机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