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太白的到来,让众人更加高兴了,仙人降临,这亲事更热闹了!
  很多人家都惋惜,怎么就让姚上卿抢了先呢?
  热闹的婚礼过后,当天晚上,李季阳坐在一排灵位前,坐了一夜。
  第二天,李信夫妇过来给他敬酒,不过李季阳还是让他们敬了茶。
  “信儿请叔父喝茶!”李信跪做在李季阳案几的对面,执壶。
  “李姚姬请叔父喝茶。”新娘子同样跪坐在李信身边,将茶杯推了过去。
  这是李姚姬第一次正式的跟秦安君李季阳打交道,而李季阳也被她这自称给弄晕了一下!
  李姚姬!
  这什么破名字啊?
  随后他才想到,这个年代的妇女自己是没有名字的!
  何止是没有名字啊?
  后来好多朝代女子都没几个能有固定名字的,就连武则天,最后当了皇帝,最初还不是个没名没姓的小女子么?
  而早在春秋时,就已经规定了同姓不婚,因此“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
  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后面加后缀。
  女、母、姬、媪、妪,母、姬等后缀不是女子的名字,它们大概的意思是:女子,女人。
  大概有二种情况:一、出嫁前,在姓氏加后缀,如孟姜,吴姬,晋姬,武姜。所以,“吴姬”的意思是:起彼落从吴地来的那个女子;“武姜”的意思是:姓武的那个美貌的女子(姜:女子貌美)。
  二、出现嫁后,改为丈夫的姓氏,直接在前面加夫家的姓氏。如蔡智姬,赵庄姬。
  “蔡智姬”的意思是:嫁到蔡家(或蔡地)的那个智家的女子。而“赵庄姬”的意思是:嫁到赵地的庄地的女子。
  这种情况,很常见,哪怕是公主也不能幸免,以怀羸为例。
  此女为秦穆公之女,不管她在秦国是什么公主的封号,但是在婚事上,她先是晋怀公(姬圉)的夫人,其名字构成为:羸是秦国的国姓,所以她叫怀羸,怀说明她是晋怀公的夫人。
  可是后来,她又嫁给了晋文公,所以她的名字又叫文羸。
  在古代,讲究的是“以夫之姓,冠妻之名”。
  “好,好!”李季阳喝了俩人的茶,给了他们俩好大一个红包:“信儿啊,以后就成家了,好好对你媳妇!”
  “知道了,叔父!”李信站起来,朝李季阳再行了大礼:“信儿谢叔父养育之恩!”
  他要不来这么一下子,李季阳还好一些,他这么一行大礼,李季阳眼泪就控制不住了!
  “好,好,好!”李季阳抹着眼泪儿:“信儿长大了,我对得起李家了!”
  李信也是要定亲了才知道李家的那些糟心事儿,想到叔父从小就不是在李家长大的,嫡祖母也只是因为怕他长不大,才接回了叔父,听老管家言,叔父被接回来的时候,还有下人对他不好,将头发都给剪了……。
  只有李季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他刚来的时候,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代替了原主,到底是魂穿还是身穿他都不知道。
  但是被人认作是五少爷,他当时真的是没办法,后来他派凌夷调查过,那位真正的五少爷,早就投胎去了!
  他这才安心,不然若是他享福,真正的五少爷却在受罪,他心里不安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