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78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外军机处放文官、而不是将军,也是文武相制衡的一个考虑。
  如果军机处里都是边关大将,动不动就耍大刀的人,那真是不敢想象,过了两三代,出了强人把皇帝一挟持,那就是曹阿瞒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所以正儿八经要调兵打仗了,不能军机处自己就决定了,作战方案、兵、粮、钱、武器全都内部循环了,那不行!
  兵者,国之大事,那是要拿出来和朝臣一起商议的,只不过是军机处协助皇帝统领各个军分区,所以军令从军机处发出而已。
  而兵部现在做什么呢?
  第一,募兵并初步训练。第二,制定将官等级和薪酬。第三,武器装备研发。第四,军服、粮草、战马、弹药等物资调度供给。第五,军港、城堡等各类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第六,管理军事院校。
  后续朱厚照还会再扩充他们的职责,比如战争动员、退役士卒安置、国防教育等。
  总的方向:兵部是除了正儿八经调兵打仗以外都管,军机处是除了指挥作战以外一切都不管。
  这样一来,管得多的人,没办法指挥。
  能指挥的人,没有后勤支持打不了仗。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军机处确实不需要重臣,因为具体的战事打算,皇帝还是会和朝臣商议,并不由军机处决定。
  尤其是不能够说军机处跳过其他人,他自己一个命令,某个军区的部队就动了。
  至于夏言,他对于自己的新职位自然是万分惊奇,
  可惜他也没有前辈可以咨询,只能是怀揣忐忑的去当值。
  到了军机处以后,就发现是分了几个不一样的‘房间’,这是按照军分区来分的,不同的军分区所呈递的奏疏进入不同的房间。
  军人搞文字工作,朱厚照并不强求,他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写好事情的属性分类,比如说是请求出兵,那么就是用兵;是边疆异动,那么就是边情,等等。
  第二,一定要写明紧急程度,是一般、紧急还是特级,自己标注好。
  这样一来军机处的人就知道如何分类,而且是按照各军分区分别整理,再送到乾清宫,供皇帝御览批示。
  有的时候事情多了,朱厚照想省劲,那就是口述由这些军机郎中笔录,最后他再自己圈一下自己的名字,相当于朱批签字。
  夏言初次就是干这些,这些奏疏他们不能看,只能整理分类,然后一摞一摞的抱过去,再把皇帝朱批过的一摞一摞抱回来按照流程分发。
  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大部分的事情就是各军区的总兵禀报自己组建甲级野战军的进度。
  朱厚照只用批示知道了,或者挑出一两处告诫一下,其实相对轻松,他也有空闲挑眉看了一眼夏言,“你是负责新疆军区?”
  夏言不敢抬头看,只能应声,“回陛下,是的。”
  “知道了。”
  按照现在的奏疏制度,皇帝批阅以后,他们就可以看了,以‘誊抄归档’的方式。
  这个过程就会接触到国家的军务,如果是个有心人的话,抄一段时间就会明白国家的处事逻辑,其本领也会很快增长。
  朱厚照只是搭了一句,也不多说,就让他这样先抄着吧。
  第八百七十九章 紧急军情
  这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