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7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道理不假。
  “且先不管那些,这些一两一亩的土地你们要还是不要?”
  “当然是要,我要5万亩!”
  “我要7万亩!”
  与此同时的总督府,
  三皇子载垚对于朝廷的这次决策又是异常兴奋,“父皇真是早该如此了,若是三年前推行此政,去年北方大旱,马上就能调粮过去。”
  “三殿下,”朱凤略微发愁的说,“这件事说起来好处多多,但有两个问题。这么大量的土地谁来耕种?需要人手啊。再有,苏莱曼国王那边,必定会叫苦的。”
  几个月前他们倒是有人手的,
  因为他们俘虏了四千多叛军,但这些人都被他们用起来去垦荒了。
  现在还真没人。
  “人手方面,只能是再多雇佣吕宋国的青壮。至于苏莱曼,本王早看他不顺眼了,灭了他就是。”
  “擅自行动,怕是会惹怒陛下。”
  “我想给父皇请旨。”载垚摸着下巴说:“若是朝廷欲以此策加快垦荒的速度,缓解部分区域的粮食不足问题,那便不能捆手捆脚。想唐朝时,王玄策只有出使之任,却在途中攻灭一国,立下大功。眼下也该如是。”
  实际上,古代的政治观念中就有这样的逻辑。本质上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我比你强,我灭掉你,这很正常啊。
  朱厚照呢,是掌控能力强,所以会稍微缓缓,因为南洋国家很多,如果出兵灭了吕宋,其他国家都会恐慌。
  而大明在这里是进行贸易的,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被打破,那还做什么生意?
  但他也理解古人的一些霸道想法……
  假如真有人把南洋全部收拾了一圈,他作为皇帝还真是只能大肆嘉奖,这是开疆拓土的大功劳啊,怎么能不嘉奖?
  所以载垚有这样的念头也十分正常。
  朱凤则带着三分期待,“如果是三殿下的话,皇上应会酌情考虑。”
  “应该早下决断,何必再和他拖拖拉拉的?苏莱曼此人本身也是阳奉阴违,心思颇多,就算灭了他,又能如何?若是实在不行,还可以许诺他一个太平王爷,请他到京师居住。这样也免了这些商人的后顾之忧,也可掀起一轮开发吕宋的热潮。”
  载垚有一种‘皇明’的荣誉感,他坐不住了,“不成。宜早不宜迟,我现在就来写!”
  ……
  ……
  二月初的京师。
  乾清宫。
  “朕反对将这些土地卖出高价。高价土地会抑制大明商人的投资热情,锁住这些经济活动,最后只能让大明前进的动力不足。
  放眼世界,太多地方拥有有价值的土地了,捂在手中实在没有意义,应该让大明的商人轻易的购买到它们,粮食也好,棉花也好,大明更需要的是这些!
  而土地高价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眼前会得到些利益,但损失的却是大明的未来。”
  天子的话语掷地有声,逻辑清晰,目光长远,在殿宇内来回回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