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80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公公言重,确实是我们……辜负了圣意。”
  “那便定个时间,不说一蹴而就,但日子一天天过下去,总要让陛下见到进展不是?”
  “是。”钱道敏上前,“陛下,臣在此立下军令状,五年之内必定可以造出可以实际运用的蒸汽动力车。”
  “知道了。”
  除此之外,朱厚照一句话也没有,直接就走了。
  实际上他觉得5年都是绝对乐观的预期了,当然了,真的做不出来,他也不会真的因为进度慢而杀人,主要也是为了给他们点压力,所以有时候也还是要展现一点天子威势,压一压他们。
  第八百九十七章 古法水泥
  钱道敏说的速度控制这个难点,倒也怪不到他。
  实际上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确实没有这个装置,直到瓦特弄出离心式调速器,以此来控制进入蒸汽的数量,这才得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朱厚照实在帮不到他。
  这种科学发明要说和聪明有多大关系吧,也不尽然,关键其实在于想象,在于一刹那的灵感。
  这就有些捉摸不定了。
  朱厚照将这个项目放在这里就是多一个念想,或许有一天会给他一个惊喜。
  除此之外,科学院中还有冶炼和水泥这两个同等重要的项目。
  冶炼也是个门槛高的行业,不是说那些办法想不到,关键想到了也没有材料能够承受那些金属液体的高温。
  唯独一个水泥,还算是比较有希望。
  它的主要原材料在于石灰石、黏土、砂等等,不过制作过程有些讲究,什么时候烧、什么时候磨,不同的原材料之间到底要按照什么比例进行添加,这都得一一实验。
  这其实还好,就算不明白原理,但在材料学里有一个永远不过时的办法——穷举法!
  即使新中国研究航天材料,需要特殊合金的时候,也会采取这种办法,几万种可能也不怕,200小组,一人试50种配比,三两年的功夫也就出来了。
  科研需要钱有的时候就在这个方面,配比不成功的那些材料就都是成本了。
  朱厚照也会觉得他在这里命人捣鼓出的水泥应当也不算是他后世见过的那种水泥。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任何一种材料在将来的两三百年间都会经历各种制作方式的改良,他印象中的水泥肯定和现在这种土办法弄出来的不一样。
  但这些都不重要。
  关键是在于遇水或空气后能够进行硬化,这样在建筑、交通方面的应用就比较方便了。
  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是个不修边幅的中年人,皇帝来时他的头发上都沾着一些灰色的泥土。
  不过他在介绍的时候,眼睛的光芒不少,而且滔滔不绝,
  “皇上你看我们得这两种样品,经过我们多次试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获得水硬性的石灰,必须要用黏土和石灰石进行燃烧,且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石灰和黏土按三比一的混合比例是为最佳,水泥的性能也最好。”
  “性能最好?遇水能硬么?”
  朱厚照凑近了看,他印象中的水泥是灰色的,但这玩意儿是棕色的,不知道是什么其他的物质掺杂其中了。
  “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