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2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卢物饶丰富,只看这一桌就能看出来了,在淅川也得花几两银子置办的席面,在平卢不仅也有,还更便宜,便宜,便是多。
  多肉、多鱼、多麦……
  饭吃了一半,奉命去节度使府上送拜帖的管事回来了。
  “郎君,拜帖送去了。”
  “是什么人接了帖子?”
  “是位老妇人,门房称是琴嬷嬷。”
  说完,管事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小巧的锦囊:
  “七郎君您吩咐说若是见了老嬷嬷,就把这锦囊趁机送上,可那琴嬷嬷没收。”
  顾淮珅叹了一声,将锦囊放在了桌上。
  许奉平有些好奇,拿起那锦囊打开一倒,竟然倒出了足足二十颗金珠,每颗都有人的小手指肚那般大小。
  “顾七哥?不至于吧?咱们来见那孟……孟节度使,怎么也不至于连她跟前伺候的嬷嬷都给这么大手笔吧?”
  顾淮珅低头看着碗里的饭:
  “让你来平卢,你家长辈是怎么说的?”
  许奉平想了想,说:
  “我伯父只说让我来长长见识,听你的话。”
  顾淮珅抬头看向他:
  “你可知道你伯父是如何跟我说的?”
  许奉平用愚蠢且好奇的目光看着他。
  顾淮珅放下手里的筷子:
  “你伯父跟我说,若是你能入了孟家姐妹的眼,不拘是孟节度使,还是孟参事,就把你留在平卢。”
  许奉平:“哈?!”
  下一刻,他一跃而起:
  “不是说我是跟你来平卢送礼给那孟阎罗的吗?”
  顾淮珅看着他,轻轻点头:“是,你许家十二郎,也是送给孟阎罗的礼。”
  说罢,顾淮珅都有些不忍心看这少年的神色了,前面几年,顾家、许家、墨家、陆家一直分摊着供给往了平卢的盐,赚的盆满钵满。
  不满之处也不是没有,其一是孟月池几次拒绝了他们到平卢圈买土地,其二是墨家出船出力,分到的“盐份”最多,又凭借楚州地利,赚得也最多,他们顾家和许家看着眼热。
  去年,武宁将军找到他们两家,说是愿意与两家合作往中原贩盐,还想三家合作在淮北开盐田。
  能绕开墨家和平卢赚了钱,顾家和许家自然是乐意的。
  顾淮珅觉得不该为了些盐钱开罪了孟月池,就写信给了自己在象州做官的四哥、在繁京做官的六哥,四哥和六哥连忙写信劝族中长辈,却没有劝住。
  盐利之丰,世人皆知,谁又愿意放弃送到嘴边的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