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农民们在种菜的时候基本上是他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而他们要种的基本上是上一年畅销价钱好的蔬菜,因为大家都会这么想,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跟风种植,造成某种菜扎堆种,然后发生滞销事件。”
  “我们就在琢磨,这事是不是可以想办法避免?最后想一圈都觉得可以用大数据解决。”
  几位领导一听这事都十分感兴趣,问阮晴然:“你们说用大数据解决这件事情,有具体的思路吗?”
  阮晴然回答:“我们可以依托整合的大数据,精准地分析并做出一定的预判,以此来干预农民的盲目种植,避免发生滞销事件,不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还能让农民有不错的收入。”
  第57章 难度有点大
  几位领导互相看了看,笑了起来,还是刚才看过阮晴然直播炒菜的那位领导说:“你这个想法我觉得非常好,但是要实现并不容易,这种初期最好是做成产业园的形式,指导农民种菜。”
  “国家这些年对农民种植的事情非常重视,给出了一系列的好政策,你如果对这件事情感兴趣,想要运用你们的技术创建大数据高科技种植产业园的话,晚点可以跟我联系,我可以把相关文件给你看看。”
  阮晴然之前也想过建产业园的事情,但是她对这事完全不懂,连去找谁问相关的信息都找不到,没料到这位领导愿意主动提供帮助,她忙说:“好啊,谢谢您!”
  那位领导笑着说:“你不用谢我,这件事情你要是能做成,我代表全市的农民谢谢你。”
  他说完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阮晴然,上面有他的联系方式。
  他原本就是分管农业这一部分的副市长,在这方面十分关注,他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只是这件事情要做起来难度不小,重点是之前的技术完全跟不上。
  今天他听到阮晴然的话后,他觉得这事要是真的能做成,便能造福一方的百姓,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国家给了那么多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他希望都能落到实处。
  阮晴然双手接过名片,向他道谢。
  所长和阮晴然将众领导送走后,所长看着她说:“小阮,建大数据种植园和帮大安村村民卖蒜可不太一样,这事牵扯比较大。”
  “文件里是有明确规定,研究所的在职人员是不能建自己的公司,也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售卖产品,所以如果真要建这个产业园的话,还需要写一份申请,能不能批下来,我不是太确定。”
  建大数据种植产业园不但需要大片的土地,需要投入很多钱,还牵扯到相关的管理工作,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长想得会比她更加深远,所以顾虑也比她要多得多。
  阮晴然想了想后说:“现在国家大力推广新基建,未来大数据必定会渗透各行各业,我国的农业原本就比发达国家要落后,不能一直这样落后下去。”
  “我研究光波蔬菜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农民种出更多更好的蔬菜,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现在恰逢国家重视农业和新基建,并给出了那么好的政策,这样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团结身边所有的人,大家一起去实现这件事情,为我国的农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做贡献。”
  所长看着她的目光既温和又复杂,他点头说:“你想得这么深远,我这个做所长的不能给你拖后腿,这事我心里有数了。”
  阮晴然知道所长是个可爱又负责的老头,他说他心里有数,只怕已经开始在心里琢磨要怎么写这份材料。
  她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好的领导。
  温文山的农机公司最近又开始研发一款新型农机,因为是研发的初始阶段,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做原始的功能规划和产品定型,他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到周末才抽出时间来陪阮晴然。
  他过来的时候阮晴然正在那里写写画画,他问她:“在写什么?”
  阮晴然把市领导支持建设大数据种植产业园的事情跟他说了,关于大数据种植这事他们之前讨论过很多次,也控讨过具体可操作模式。
  毫无疑问,建立大数据种植产业园,以此为试点,是目前而言最稳妥也最靠谱的方式,但是就算如此,要做到这件事情相度也非常大。
  温文山笑着说:“我本来以为我最近研发的那款新型农机难度已经够大了,现在却发现和你要做的事情相对,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阮晴然摊手:“还是那句话,这些事情总需要人去做,如今我刚好处于这个位置,国家又刚好有这么好的政策,市领导又那么支持,总归得去试试。”
  温文山赞同地点头:“你说的没错,只是这件事情你打算从哪里找突破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