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菜在安山大队绝对是头一份了,季明宇季明安两人看到了,直呼道:“过年真好,要是天天能过年就更好了。”
  季明珠笑着说:“会的,我们会越来越好,以后天天像过年。”
  现在是文革期间,不许祭祖,也不许给祖先烧纸,连放鞭炮也不行,所以年夜饭做好后就可以吃了。
  不过在吃之前,季明珠他们三人还要在主席像下背一次红宝书,要“坚决遵从主席的思想,贯彻落实主席的方针。”
  吃过年夜饭后,剩下的就是守夜,现在也没啥娱乐活动,季明珠想着,干脆和季明宇他们说:“明宇,干坐着太无聊了,不如咱们来做灯笼。”
  季明宇两兄弟听了都很感兴趣,不过季明宇还是说:“姐,我们不会做啊!”
  “没事,姐会,”季明珠大手一挥,表示做灯笼很简单。
  当然,季明珠会做灯笼,也是上辈子在孤儿院学的,那时候孤儿院经费紧张,为了让孩子们能吃饱,孤儿院就会去领一些像糊灯笼,串珠子,穿花朵等手工来让小孩子们做。
  那时候做的好的小孩子还能得到食物奖励,季明珠为了食物,没少在这种小手工上花心思。
  做传统灯笼需要把竹子劈成细条做支架,劈竹子这种事情不用季明珠做,季明宇就能搞定。
  竹子劈成小细条后,季明珠就开始动手了,季明珠手很巧,很快,一个圆形的灯笼就在她手里慢慢形成。
  季明珠做时季明宇和季明安也跟着做,季明宇手也比较巧,第一遍还有些歪歪扭扭的,第二遍他就熟悉了,做出的灯笼也是有模有样的了。
  季明安就不行了,可能是因为他人小手短,明明是圆形的灯笼却被他给做成了椭圆形,特别像南瓜。
  看着自己的灯笼,季明安瘪瘪嘴,有些嫌弃,不过脸上嫌弃,季明安却依旧小心对待自己做的丑灯笼,季明珠说要拆了从做时,他也不答应。
  灯笼支架做好了,就要糊纸了,家里没有胶水,季明珠就用面粉搅糊糊来当胶水。
  灯笼纸也是选用红纸,过年嘛,正好红红火火的。
  灯笼做好后,原本要在里面点上蜡烛,不过季明宇舍不得,蜡烛可比煤油贵多了。
  于是他干脆用竹子砍了几个竹碗,在里面倒上煤油,再搓根棉花做灯芯。
  灯笼做好后,季明宇和季明安俩个人就兴致勃勃的要把灯笼挂在大门上,拦都拦不住。
  季明珠无奈,只能和季明安小心的扶着梯子,让季明宇上去挂。
  三十晚上是要守夜到十二点的,不过家里没有钟表,不知道时间,所以季明珠只能估计时间到了,就给季明宇两人一人发了六分钱的红包,希望来年六六大顺,然后让他们去睡了。
  大年初一要起早,早早起来洗漱过后,季明珠们就要去拜年了。
  大队里拜年是小辈给长辈拜年,季明珠三兄妹是小辈,所以不用再留人在家里等人拜年。
  出了门,就可以看见不少人,以前大家见面都会说“恭喜发财”等祝福语,而现在就是说“祝你今年见到主席。”
  因为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能见到主席就是最大的荣耀,比升官发财还要重要 。
  出去拜一圈年回来,季明珠们的衣服兜就全部变得鼓鼓的,里面装满了南瓜子,瓜子,花生等,糖果也有,不过很少,一个人就只有几颗糖,还全部是农家人自制的麦芽糖。
  蜀地大年初一还要吃饺子,因为饺子像元宝,人们吃饺子就希望来年“招财进宝。”
  饺子都是昨天包好的,季明珠只要烧水煮就行,饺子一年也难得吃一次,所以季明宇两兄弟吃得很急。
  季明珠看了,赶紧说:“你们两个吃慢点,昨天包饺子时,我还在饺子里放了五分硬币,吃得太快的话当心硌到牙。”
  结果,季明珠刚说完,就听见季明安那里“咔嚓”一声,明显是咬到硬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