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夫人笑着摆了摆手,“你去吧,以后别再说这些添堵的话了。”
  旁人远远看来,只会感慨这场面母慈子孝。
  “这老妇,趁早殁了才好!”陈姨娘腾地站起来,气得砸了三个茶杯。
  适才宋怀远同她说:“娘年纪大了,就想着含饴弄孙,你把衍哥儿给她养着又怎么了。”还嫌她多事,“有心思把衍哥儿讨回来,不如好好教衡哥儿墨姐儿,前日我考衡哥儿四书,他没几句答得上来的。你仔细反省反省,这姨娘当得称不称职。”
  教训了一通,拂袖而去。
  陈姨娘猜都能猜到为什么。不就是在老夫人那儿受了训斥,心里不畅快,跑她这儿耍狠来了吗?
  男人在妻子和母亲之间,多半会选择后者,这是天性使然。更何况她还不算是他的妻子。
  陈姨娘冷静下来,慢慢坐回椅子上。
  她知道老夫人忽然把衍哥儿抱去养,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墨姐儿作孽把宋如锦推下池塘,老夫人借此警告她呢。
  她想到墨姐儿就心烦意乱。这孩子最近总对她爱搭不理的,她说她几句就讨来一记冷笑:“姨娘既不喜欢我,又何必把我生下来?”弄得陈氏骂也不是劝也不是。
  论起来,墨姐儿还是她第一个孩子。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千娇万宠地养大,哪有不喜欢不心疼的?
  陈姨娘摇了摇首,轻声叹了口气。等将来墨姐儿自己生了孩子当了娘,就能明白她的心意了。
  第10章 做客王府
  日子流水般地过,展眼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
  靖西王妃邀宋如锦去王府做客,刘氏迟疑片刻,还是允了。
  眼看着长女就要当太子妃了,次女嫁到普通人家也不太可能。与其几年后稀里糊涂地嫁给素不相识的勋贵,倒不如嫁给自幼一块玩的靖西王世子呢。
  虽说那世子看着不太着调,但观其行止,倒是极正直极真诚的一个人。再说锦姐儿同华平县主也合得来,倘若真嫁了过去,也不至于姑嫂不睦。
  况且,靖西王府如今在走下坡路,说句不该说的,若今上驾崩,太子继位,头一个收拾的就是手握兵权的靖西王。反观他们忠勤侯府,太子一日不倒,就有他们一日的富贵——娘家得势,婆家失势,便是锦姐儿性子软,嫁过去也没人敢欺她。
  总之,刘氏考虑了许多,竟发现靖西王世子是个不错的女婿人选。
  宋如锦佩上鼓鼓囊囊的朱砂香囊,额上一笔一画涂了雄黄,爬上马车去了靖西王府。
  靖西王妃亲自在垂花门旁等她,一见到她便揽着她的肩,柔声哄了几句:“可把咱们锦姐儿等来了。一路累不累?渴不渴?来,随世伯母去花厅喝茶吃点心。”
  宋如锦捧出一个布袋子,按刘氏先前教她的,一字不差地背诵道:“给王妃娘娘问安。这袋粽子是家母亲手裹的,有肉馅儿的红枣馅儿的,还望娘娘将就着吃,不要嫌弃。”
  靖西王妃统共三个孩子,长子自幼顽劣,是家中的混世魔王,长女亦是性情嚣张毫无闺秀风范,幼子尚在襁褓,终日只知吃睡啼哭——何曾见过宋如锦这样乖巧懂事、漂亮可人的娃娃?一时心都化了。好吃好喝地招待她,不住地嘘寒问暖。
  没坐多久,徐牧之和华平县主就联袂来了。宋如锦又按刘氏的吩咐,起身见礼:“世子殿下,县主娘娘。”
  徐牧之大咧咧地坐下,嬉皮笑脸道:“锦妹妹这么客气做什么。”
  “就是,咱们两家交好,不必讲那些虚礼。”靖西王妃笑吟吟道,“锦姐儿唤我一声世伯母也使得。”
  宋如锦软软唤道:“世伯母。”
  徐牧之连忙凑过来,故作沉稳地要求:“那锦妹妹要唤我作世兄。”
  宋如锦来者不拒:“世兄。”
  徐牧之心满意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