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另外还有陆延刘振等大将的,但论亲近很定不及徐乾等人,今日议事主要是总结政务,就没叫来。
  一见卫桓姜萱进门,众人起身见礼,卫桓言简意赅,“起。”
  总结就开始,符石摊开册子:“定阳之下,领祯林、白土、高奴……,共十七县,其中祯林为两河交汇之地,人口稠密富庶,……”
  姜萱的手段和柔弱的外表那是完全不符,但凡昔日丁洪信重的、不识相的,一律逮住错处,或除或贬,再由副手或者底下人替补上来,也不怕不熟悉公务。
  这般快刀斩乱麻,效果极佳,以最快的速度将定阳文政圈子肃清,稳住局面。
  顺利接手后,这段时间众人齐心协力,已将政务和账目初步理顺,接下来就慢慢深入了解,再细化梳理不迟。
  卫桓道:“很好,诸位辛劳了。”
  众人起立拱手,“为府君分忧,乃我等本分。”
  “好。”
  卫桓又勉励两句,接着问:“人口户籍、米粮钱银等事,乃一郡根底,理顺自然极妥。只是不知诸位在梳理过程中,可还发现有什么大不足之处?”
  “畅所欲言,不必拘谨。”
  姜萱只含笑附和:“府君说的是。”
  卫桓是个很聪敏的人,以前虽没接触过,但一段时间下来,已初步掌握了。
  不足之处,来前她给他仔细先理过一遍,这种场合只让他做主发话。
  折损卫桓威信,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甘逊略略迟疑,便站起拱手:“府君,诸位。”
  施过礼,他便开始说:“辖地安宁,上赖军威震慑,中倚吏治清明,还需天时和顺,水陆商货流转,致各仓资蓄齐备,方是无后患之道。”
  稍稍一顿,窥了窥卫桓和姜萱,见二人十分认真地听,面无异色,甘逊心定了定,才说道关键处:“这几年天时尚可,仓中栗米多进少出,尚算充裕;铁矿上郡就有,也遣人过去了。唯独盐一项,只晋阳一条道,太单薄,略欠稳妥。”
  这两段话有些文绉绉,还隐晦,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想要稳坐一方无后顾之忧,除了兵强马壮的定阳军,还需要保证各项重要后勤资源仓储齐备,渠道畅通。
  上郡这几年天时尚可,栗米进仓情况尚可,粮草算有了;铁矿的话,本身上郡就有,正是卫桓管辖范围,已经使人接手了;仅差最后一项,就是盐。
  并州包括上郡都不产盐,不管官盐还是军盐,都是晋阳上游官衙下来的,只一条道,一旦被卡就断了,不稳妥。
  甘逊此言,其实有些露骨和僭越了。
  并州五郡都是通侯的属地,他这样的说法无异隐隐将上郡割裂开来,看作卫桓自己经营的地盘,这是要在物资上彻底脱离晋阳钳制。
  为什么甘逊会这么说话呢?
  那是因为他发现姜萱对这类事情很感兴趣,盘点核实各项资源仓储时,在得知盐道仅有一条后,她虽没发表什么意见,但却曾细细询问过一番。
  这等乱世,隐含雄心并不出奇,甘逊留意到这一点后,他思索过后,还是主动提出。
  他的新人,虽趁立功入围,但远及不上徐乾等人亲近,但既进来了,谁不想力争上游?
  姜萱十分满意,甘逊果然是个值得培养的,她也没让对方忐忑太久,接话道:“确实,百姓黎民多吃商盐,盐商我们不熟悉,确实有隐患。”
  给甘逊一记定心针,却暂不给徐乾等人挑明,姜萱用了一个合适理由掩过。
  她笑道:“只这事不急,我们慢慢着手就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