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氏一听,淡淡一笑,说道:“这两家也来了,不够资格吧。”
  那贵夫人答道:“听说是陶老夫人亲点的,还有人说那中书舍人的秦楚当初能留在京城任职,陶大人在皇上面前提点了一下。”
  王氏听人不以为意,“不就一个七品小小芝麻官罢了,倒也能参加宴席了,你且去问问,她们到底是哪家的。”
  那贵夫人正要巴接王氏,于是听话的上前热情的来到俞氏和史氏身边,问起两人的出处,俞氏看到眼前的贵夫人穿金带银的,想来身份不低,俞氏便温和的接了话,说出自己是秦楚的母亲,是秦府来的。
  那贵夫人一听,却是笑得更夸张了,她连说了几声好,也没有了下文,却是退到了王氏的身边回话去了。
  俞氏与史氏才下马车就遇上这么一个人,婆媳两人感觉对方有些不怀好意,可是也说不上来,只好先朝陶府走去。
  王氏一听果然是芝麻官的母亲,就更看不上眼了,旁边站着的费氏却是说道:“如今京城里,自打皇上重视寒门以来,就有一些古古怪怪的人想结交权贵的心态,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人物。”
  “对呢,陶家相请,她还当真敢来啊。”
  王氏接了这话,正说着,眼前又来了一辆马车。
  于书燕先从马车上下来,随后又上前扶着母亲,两人的穿着很华贵,但也很低调,只是两人那长相实在太像一人了,不正是于将军么?细看下于家的女眷还当真出采,难怪那于将军如此俊郎。
  王氏几人正要走呢,看到前头的人言论于将军,她们便朝这边看了过来,看到于家母女,王氏脚步一顿,费氏也停下来了,眼神有些意味不明的盯着于家女眷,为了于英改的案子,费氏没少被丈夫训斥,若不是她娘家身份高,她指不定就要被丈夫打发去别院了。
  不就动了于英改,没想转眼将杜府辛苦养的死士全部给祸害了,想到这儿费氏就气得牙痒痒的,他们杜府与于家的梁子可是结大了。
  于书燕知道会有不少人盯着她们的,这些盯着她们看的贵夫人,她其实很熟悉,也知道他们是什么性子,只是今个儿是陶老夫人的寿宴,她也不想多话,爱说就说吧,只要不惹她,也没有什么在大不了的。
  母女两人进入陶府,有管事正在门口喝哟与登记,前头秦家送了一张画屏,是双面绣,倒也是拿得出手的礼物,而轮到于书燕母女二人,却是抬来了一箱巴东郡的特产。
  有权贵夫人一听,皆是掩嘴一笑,还能这么送礼的,这是送的什么礼,就像乡下人入城的感觉。
  前头还没有走进去的秦家婆媳听到这些笑声,也不由得朝于书燕看来了眼,于家母女二人却是一脸坦然,不管是站姿走姿,都挑不出错来。
  只是令权贵夫人们惊讶的是那管事的一听说是巴东郡的特产,立即叫下人赶紧抬去给老夫人,老夫人必定高兴,今年大寿,京城里请了两位是巴东郡来的同乡人,就可以看出来老夫人这是思乡心切了呢。
  那管事收下礼物,又迎着于家母女往另一边走,正好秦家婆媳也是往那边去的,就在前头。
  其他的权贵夫人有些疑惑,为何他们两家去的方向不同,那管家只好解释道:“老夫人交代了,若是同乡来了,必先去见见她老人家。”
  原本还在讥笑的权贵夫人都不说话了,合着人家将同乡看得很重,这里可是书香门第的陶府,他们也不敢造次。
  第686章 见陶老夫人
  前头秦家婆媳刚才刻意的落下几步,就是想知道他们送的什么礼,在得知送是巴东郡的特产时,俞氏忽然发现她们也可以这么送,既省钱又合主人的心,想不到于氏还是蛮聪明的,就像当年叫她送云母做礼是一样的。
  两家人一前一后进入陶老夫的院里,才过垂花门,就听到里头传来笑声,院里的下人很恭敬,各司其职,一看就是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便是下人似乎都要斯文的多。
  来到堂外廊下,里头的说话声已经传出来了,还有人在笑,似乎说到开心处。
  秦家婆媳本要进去,打门帘的婆子见状,上前蹲下,将木屐放于客人的脚边,这是要客人换了鞋进去,在京城里的大户家里都有这习惯,也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俞氏和史氏才发现,有些不好意思的换了鞋子,往后头一看,于书燕与母亲却是在旁坐下换了木屐已经身姿端庄的准备要进去了。
  俞氏心想着于家人还懂得这规矩呢,而且她发现以前不太带得出门的许氏 ,如今瞧见似乎也有很大的变化,这倒是怪了。
  许三娘旁边站着的正是静安姑姑,她在许三娘耳边说道:“大户家里的规矩,下人就不能进去了,我就在外头等着,里头若有要服侍的,各桌几前都会有位下人在暗处,老夫人只需要召个手,下人会意就会过来,也不必声张,若要更衣方便,也不要觉得尴尬。”
  许三娘正心头慌着呢,里头传来的笑声中似乎坐了不少人似的,转眼见到这么多的贵夫人,听女儿说还有诰命在身的贵夫人就相当于前朝当官的大人一般,是有俸禄还有权力的。
  许三娘听了静安的话,心头安稳一些了,松开静安的手,与女儿一同进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