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京城报仇的 第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织揉着瞌睡的困倦眼睛走回树下,站在木桌边说, “阿姐,七郎走了。他有话对你说。”
  “他说什么。”
  “他说……”阿织迷茫地回想一阵,“茶!他约你去桥底下喝茶!”
  桥底下?应小满一怔,随即点点头,“哦,洞明桥边的茶肆。还有呢。”
  “还有还有。”这几日先缓一缓,摸鸡鱼寻什么来着。
  “他叫阿姐摸摸鸡鱼。”阿织不自觉舔了舔馋起来的嘴巴,肯定地转述。
  “七郎叫咱家不要只卖羊肉,还要卖鸡卖鱼。”
  第40章
  树影摇曳, 热风拂面。京城的盛夏气势汹汹而来。
  这是应家在京城度过的第一个夏天。
  再过几天便是小暑节气。算算日子,义父过世满了半年。
  义母撑着病体起身,天蒙蒙亮时雇了辆车,专程去城南鱼市寻来两条本地不常见的鲥鱼, 养在院子水缸里。
  “咱们老家靠近汉水, 这种鱼多的是, 都是江边人家桌上寻常吃用的。谁知在京城卖得这般贵价。”
  义母絮絮地念叨着, “两条花去五百文!还好家里最近手头松。要还是年头在铜锣巷那阵子的光景,想烹条乡下常吃的鱼都买不起。”
  应小满站在水缸边,伸手搅了搅清水。里头新养的两条鲥鱼摇头摆尾, 清水搅动起圈圈波纹。
  阿织兴致勃勃地也伸手往水缸里搅,鲥鱼上来追逐小小的手指,她惊呼着缩手,“鱼咬我!”
  应小满没忍住笑了下, 捏了捏阿织的手指头, 把卖家附送的一包鱼食塞给小手里, 教她少少地洒一点进水缸。
  义母还在念叨着,“你爹去年腊月里走的, 算算日子满半年了。虽说讲规矩的人家说什么‘守孝三年’, 咱们又不是念书人家, 平民小户的, 替你爹披麻戴孝半年足够了。好好个花朵儿似的小娘子, 整天穿一身白素衣裳,今年生辰也没过,你爹在地下都不安生。”
  “伢儿, 家里既然不缺钱花用,这两天寻个日头不晒的日子, 咱们去临近布庄铺子选几尺好绸缎料子回来,给你和幺儿各自做身鲜亮的绸缎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给你地下的爹看看。”
  “哎。”应小满答应下,戴起斗笠,抱起阿织,推着小轱辘车,跟义母招呼出门。
  “最近铺子赚了许多,今天我还是早点回来。”
  她最近回家都早。因为肉铺子每天准备的二十斤鲜肉卖得快。
  为什么卖得快,因为有个大主顾每天早晨定点光顾,一买就是十斤。
  踩着晨光即将走到肉铺子门面,阿织远远地招呼,“隋家哥哥!”
  隋淼在远处抱拳行礼,转头疾奔而去。
  等肉铺子门面开张,肋排肉在铁钩子上挂好,长杆挑出红纸招牌,每天定点光顾的大主顾已经排在头一个,熟悉的清润嗓音说,“买十斤肉。”
  应小满从钩子上卸下一块羊肋排,甩在新买的砧板上,头也不抬地剁肉。
  笃笃笃的声响里,晏七郎轻声缓语和她聊天。
  “昨晚登门拜访,叫阿织小丫头带的两句话,她带到了几分?”
  应小满没吭声,心里想,头一句约“桥底下”,和水底龙王喝茶么?第二句“摸摸鸡鱼”,更不知所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