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当时心里虚的要死,没敢告诉舅舅,人是他杀的,但是他已经想好了对策,把罪推给丞相便是。
  本来院判的家人在他们手里,院判一口咬定是丞相做的,丞相也没法子。
  谁知道那群东西办事不利,竟然让摄政王的人劫走了院判的家人,改了证词。
  现在摄政王把人藏的死死的,他们根本找不到。
  但是……
  “舅舅既然那么说了,肯定早就想好了对策,用不着我们操心。”
  舅舅毕竟混了那么多年,可不是吃素的,如果他都没有办法的话,他们更没有,不如多信任信任舅舅。
  良太妃凝眉,“人都被抓走了,要是有什么好办法还能不拿出来?”
  儿子什么德行她最清楚不过,无非是胆小怕事罢了。
  只能窝里横,平时欺负下人顺的很,欺负别人就不敢了。
  如果只是这般倒也罢了,还立功心切,觉得连她和弟弟都处理不来的事,被他处理了,可得意了。
  现在还得意去啊?
  整个梁家都要被他害死了。
  可他是自己儿子,她能怎么办呢?
  良太妃叹息一声,“不要怕,把东西给我,我去吧,如果我一刻钟内没有出来,你就回去等着,什么都别做,天亮之后奋力逃出京城,除非听到我和你舅舅没事的消息,否则一辈子都不要回来。”
  古螓吓到了,“这么严重吗?”
  良太妃表情无奈,傻孩子,白养这么大,连梁家大祸临头都不知道。
  “不能让院判自己顶罪吗?就说是他和太皇太后起了争执,一时心生歹意……”
  “怎么这么傻?”杀太皇太后是多大的罪,诛九族,谁敢因为一时之气就乱来,“院判顶不住的,这事必须有个能顶事的来。”
  信上说的很明白,要么是她,要么是他,傻孩子还不到双十年华,就这么走了可惜,所以只能由她这个当娘的来。
  还好那信送到了她手里,她看了,螓儿没看,否则又该平添一些不必要的悲伤。
  古螓把玉给她,这玉听说是太后赏赐的,品质不错,他偷偷的昧下了,没想到最后居然能救他们一命。
  良太妃拿了玉,挂在脖间,将披风的帽子拉下来,遮住面容,脚步坚定,一个人转身去了。
  古螓在原地等她,天寒地冻,他抱紧了手臂,来回走动,暖暖身子的同时目光始终注意着宗人府门口。
  舅舅已经进去了,如果母妃也进去的话,那他真的没有希望,只能听母妃的,天一亮就立刻出京,躲得远远的,再也不回来。
  他不要这样,他才十九岁,正好的年华,本该崭露头角才是,如果就这么灰溜溜逃离京城,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这件事也给了他一个狠狠的教训,以后绝对不会擅作主张,无论如何都要找舅舅和母妃商量,如果他们能熬过这关的话。
  古螓左等右等,如何都等不到,心里已经有些发凉。
  母妃……或许回不来了。
  他眼泪瞬间下来,像个孩子似的,无措的抬手擦泪,冷不防突然有人说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