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群年轻的演奏家们的音乐足以打动灵魂,他们倾注在每个音符中的感情都令人崇敬]
  [我为那位首席着迷,他手中的乐器叫什么,琵琶对吗?这两个音节真难念,但我想从今天起我会记住这个乐器的]
  [这个东方少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我是说,整场演奏都很完美,但是他让完美更加完美了]
  [一场盛大的演出,本来觉得抢不到票在家观看也是一样的,但现在我改变想法了,只有现场聆听才能完全领会它的魅力,我会努力抢票的]
  [两个多月以来的交流会,马尔兹老师还是第一次从评委席站起来,给予这只来自中国的乐团如此高的评价]
  [我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天呐,它们实在是太美妙了,我无法形容这种奇妙的感觉]
  [我爱上乔了,他的演奏和他的容貌一样令人着迷]
  [他侧过头,抱着手里乐器弹奏的样子让人心醉。在我心里,他就是希腊神话里的俄耳甫斯,音乐之神与美声仙女爱的结晶,是真正的缪斯之子!]
  [哦是的,他就是俄耳甫斯,传说中乐声能使海浪平静、鱼儿出水、野兽温驯的俄耳甫斯!他和他的乐声一样美!]
  太夸张了吧这群国外的大兄弟?
  来自世界各地的赞美传回国内,那些洋溢着热情的言语和毫不掩饰的钦佩、华丽的修辞,看的国人目瞪口呆。
  这小作文,这彩虹屁,比最铁的乔粉还要厉害。
  佩服佩服。
  第96章 死亡之歌
  民乐团众人回到酒店, 就看到一群媒体争先恐后迎了上来。
  “应先生,《姑苏月夜》获得马尔兹先生的青睐, 请问您有何感想?”
  “乔, 在作曲一栏你的名字在最前面, 能谈谈创作时的想法吗?”
  “请问在下一轮乐团准备的曲目是什么, 是否能与《姑苏月夜》相比?”
  “民乐团是否有信心拿到金奖?”
  见一群外国记者, 要么嘴里冒出一长串单词, 要么用口音浓重难以分辨的中文提问,应文林抽了抽嘴角。
  将许乔往前推了一把,许乔看他一眼,回答起了记者提问。
  镜头里年轻人说着流利的英语,简单讲述了《姑苏月夜》的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肯定了民乐团每个人的演奏配合,对于下一轮准备的曲目以及是否有信心拿奖这种问题却没有回答。
  “抱歉各位,时间不早了,我们晚上还有排练。”片刻后,许乔抱歉地笑了笑, 带着小春等人进了酒店。
  媒体们还没得到想要的答案, 有些遗憾地收回了话筒。
  嘿,要是火药味浓一些就要了, 谦逊的东方人,在这一点上总是令人遗憾。
  [乔在镜头里的表现总是这样令人无可挑剔]
  [听说他在中国是很有人气的明星]
  [拥有着令人惊叹的才华和上帝亲吻过的脸庞, 他理所应当享有人气]
  [哈, 不是音乐明星, 应该来说音乐只是他的副业]
  这一条评论淹没在众多夸赞中,没被人注意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